[发明专利]光纤复合绝缘子用金具碗头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56887.1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2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温生;蔡炜;杜森;陈庭记;柯睿;邓鹤鸣;司小庆;王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38 | 分类号: | H01B17/3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潘杰 |
地址: | 210019***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纤 复合 绝缘子 用金具碗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线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纤复合绝缘子用金具碗头。
背景技术
在本发明提出之前,复合绝缘子以良好的憎水性和憎水迁移性,在电力系统输电线路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般地,复合绝缘子的棒芯一端通过金具碗头挂接在电力线路上。
随着光纤传感技术的迅速发展,光纤在复合绝缘子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将光纤植入复合绝缘子的芯棒中(形成光纤复合绝缘子),通过光纤检测并传递信号,可以有效的实时监测复合绝缘子的应力和温度的变化。同时,由于光信号不易受电磁环境影响等特性,植入的光纤将不影响复合绝缘子在高压环境中的应用。但由于传统的金具碗头没有设置光纤出口,所以若使用传统的金具碗头挂接光纤复合绝缘子的棒芯,则尾纤(从芯棒的端头伸出来的一部分光纤)将会与芯棒一起密封在金具碗头内,这样便不能通过光纤实时检测复合绝缘子的应力和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光纤复合绝缘子的光纤复合绝缘子用金具碗头。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纤复合绝缘子用金具碗头,包括:金具碗头本体,所述金具碗头本体一端设有与绝缘子的芯棒相配合的压接区,其特征是,所述绝缘子为光纤复合绝缘子,所述金具碗头本体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压接区相连通的尾纤出口。通过在金具碗头本体上加设尾纤出口,让尾纤能从本金具碗头中穿出,以便形成回路传输信号,结构简单,适用于光纤复合绝缘子。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尾纤出口为带锥度密封螺纹孔。这样,便于保护和密封尾纤在出口后的熔接点,保证了密封时的可靠性,有利于保护尾纤的熔接点,并且不会受到室外气候条件的影响。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尾纤出口与压接区之间设有能让尾纤弯曲过渡的尾纤弯曲区。由于所述尾纤有一定的强度,所以如果将尾纤直接大角度弯曲从尾纤出口导出,可能会导致尾纤折断。因此,加设的尾纤弯曲区为尾纤提供了不会折断所需的弯曲半径,这样,尾纤通过尾纤弯曲区缓冲过渡后,再从尾纤出口导出,就不会因弯曲角度过大而导致折断。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尾纤弯曲区的纵向长度为0.8~1.2厘米。这样,尾纤在穿出时,不会折断或有很大的损耗。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一方面,通过在金具碗头本体上加设尾纤出口,让尾纤能从本金具碗头中穿出,以便形成回路传输信号,结构简单,适用于光纤复合绝缘子;另一方面,将所述尾纤出口设计为带锥度密封螺纹孔,便于保护和密封尾纤在出口后的熔接点,保证了密封时的可靠性,有利于保护尾纤的熔接点,并且不会受到室外气候条件的影响;最后,在所述尾纤出口与压接区之间加设能让尾纤弯曲过渡的尾纤弯曲区,为尾纤提供了不会折断所需的弯曲半径,这样,尾纤通过尾纤弯曲区缓冲过渡后,再从尾纤出口导出,就不会因弯曲角度过大而导致折断。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适用于光纤复合绝缘子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金具碗头本体1,压接区2,尾纤出口3,尾纤弯曲区4。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纤复合绝缘子用金具碗头,包括:金具碗头本体1,所述金具碗头本体1一端设有与绝缘子的芯棒相配合的压接区2,所述绝缘子为光纤复合绝缘子,所述金具碗头本体1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压接区2相连通的尾纤出口3。通过在金具碗头本体1上加设尾纤出口3,让尾纤能从本金具碗头中穿出,以便形成回路传输信号,结构简单,适用于光纤复合绝缘子。所述尾纤出口3为带锥度密封螺纹孔。这样,便于保护和密封尾纤在出口后的熔接点,保证了密封时的可靠性,有利于保护尾纤的熔接点,并且不会受到室外气候条件的影响。
上述尾纤出口3与压接区2之间设有能让尾纤弯曲过渡的尾纤弯曲区4。由于所述尾纤有一定的强度,所以如果将尾纤直接大角度弯曲从尾纤出口3导出,可能会导致尾纤折断。因此,加设的尾纤弯曲区4为尾纤提供了不会折断所需的弯曲半径,这样,尾纤通过尾纤弯曲区4缓冲过渡后,再从尾纤出口3导出,就不会因弯曲角度过大而导致折断。所述尾纤弯曲区4的纵向长度为0.8~1.2厘米。这样,尾纤在穿出时,不会折断或有很大的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苏省电力公司南京供电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68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预约豆浆机
- 下一篇:高功率连续波氟化氘/氟化氢化学激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