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DMA手机天线性能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7237.0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46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H04M1/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薛琦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dma 手机 天线 性能 测试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CDMA(码分多址)手机天线性能测试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依次检测多个手机的天线性能的CDMA手机天线性能测试方法以及一种能够实现所述CDMA手机天线性能测试方法的CDMA手机天线性能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在手机的生产过程中,对手机的天线性能进行测试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为了保证出厂手机的天线性能,每个手机都需要经过严格的天线性能测试,合格后才可以出厂。目前,通常的做法是:手机在组装好、经过基本功能的测试后,再进行天线性能的测试,也叫天线耦合测试。传统的手机天线性能测试方法中单台仪器一次只能测试一台手机,而在天线性能测试过程中需要经过手机开机、手机发送手机验证信息到综合测试仪器、手机与综合测试仪器之间建立通信链路以及综合测试仪器判断天线性能四个步骤。由于单台仪器一次只能测试一台手机,上述测试过程中的前三个步骤会多次重复,使得传统的手机天线性能测试方法非常浪费时间,测试效率也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手机天线性能测试过程中只能对一台手机进行操作而导致的浪费时间以及测试效率很低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依次检测多个手机的天线性能的CDMA手机天线性能测试方法以及一种能够实现所述CDMA手机天线性能测试方法的CDMA手机天线性能测试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DMA手机天线性能测试方法,其特点在于,所述CDMA手机天线性能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多个手机全部开机,并且将各个手机的身份验证信息分别注册到一综合测试仪上;S2、一计算机控制在每个手机与所述综合测试仪之间建立呼叫连接;S3、所述多个手机按如下流程依次测试:将其中一个手机放置在一耦合板的上面,并与所述计算机相连接,通过所述计算机与所述综合测试仪对所述耦合板上面的手机进行天线性能的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其余手机放置在与所述耦合板上面的手机信号相互屏蔽的位置。
较佳地,步骤S3中的所述其余手机与所述耦合板上面的手机信号相互屏蔽的位置为与耦合板的水平方向相距至少50cm的位置。
较佳地,步骤S3中的所述其余手机放置位置为与所述耦合板水平方向相距至少50cm,垂直方向相距至少25cm的位置。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CDMA手机天线性能测试系统,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一综合测试仪,用于供多个手机注册身份验证信息,并且分别与每个手机建立呼叫连接;一耦合板,用于放置所述手机中的一手机以进行天线性能测试;一计算机,用于分别建立每个手机与所述综合测试仪之间的呼叫连接,还用于与所述耦合板上面的手机相连接,并且与所述综合测试仪一起对所述耦合板上面的手机进行天线性能的测试;一台面,用于放置所述多个手机,其中所述台面和所述耦合板水平方向上的距离至少为50cm。
较佳地,所述台面位于所述耦合板下方,与所述耦合板的垂直距离至少为25cm。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CDMA手机天线性能测试方法能够同时使得多个手机处于开机状态、注册身份验证信息以及建立呼叫连接,并能够依次检测多个手机的天线性能,而本发明提供的CDMA手机天线性能测试系统能够实现上述的CDMA手机天线性能测试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CDMA手机天线性能测试系统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的CDMA手机天线性能测试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CDMA手机天线性能测试方法所采用的CDMA手机天线性能测试系统包括一综合测试仪1、一耦合板2、一计算机3以及一台面4。
所述综合测试仪1用于供多个手机注册身份验证信息,以使得对多个手机分别进行识别,并且分别与每个手机建立呼叫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72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