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换挡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42076.6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71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顾俊崛;卫慰平;顾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韧干巷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20/02 | 分类号: | B60K2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51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换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换挡器。
背景技术
汽车换挡器的主要任务是传递动力,并在动力的传递过程中改变传动比,以调节或变换发动机的特性,同时通过变速来适应不同的驾驶要求。手动变速器必须根据汽车运行条件的变化,由驾驶员随时变换挡位,要求驾驶员能对离合器踏板、油门踏板及变速操纵杆进行准确地协调配合,从而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因此手动机械变速器换挡频繁、劳动强度大、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增加了不安全因素。自动变速器能根据路面状况自动变速、变矩,具有更好的驾驶性能、行驶性能、安全性能及排放性能。欧美在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研制自动变速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初,大量的电子技术应用使得自动变速器得到了飞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的新车型上已把自动变速器作为标准配置,其装车率已经超过90%,日本也达到73%,欧洲为30%。现在我国生产的轿车和豪华大客车安装自动变速器也已呈普及之势,由于我国对自动变速器的研究工作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同时还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因此目前主要依赖进口,2002年进口就已达3.07亿美元。近年来随着政府和企业对自动变速器的重视程度提高和支持力度的加大,我国相关单位在自动变速器研发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目前,汽车的换挡器呈现两个趋势,高端电子化和低端简便化;对于低端简便化,由于牵涉到成本,所以换挡器设计都简单化,其在换挡时会出现间隙、噪音等问题,从而影响换挡的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稳定的汽车换挡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换挡器,包括操纵杆总成、底座和底座孔,所述底座孔设置在底座上,所述操纵杆总成的一端安置在底座孔内,所述操纵杆总成安置在底座孔内的一端上设有衬套护垫。
优选的,所述衬套护垫包裹在操纵杆总成的一端上。
优选的,所述衬套护垫为软性材料。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在操纵杆总成的一端包裹衬套护垫,其解决了换挡时存在间隙的问题;由于衬套护垫为软性材料,其消除了操纵杆总成运作时发出的噪音,从而使换挡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0、衬套护垫 20、操纵杆总成 30、底座 40、底座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汽车换挡器,包括操纵杆总成20、底座30和底座孔40,所述底座孔40设置在底座30上,所述操纵杆总成20的一端安置在底座孔40内,所述操纵杆总成20安置在底座孔40内的一端上设有衬套护垫10。
本发明衬套护垫10包裹在操纵杆总成20的一端上,其可以消除操纵杆总成20与底座孔40之间的间隙,从而使换挡更加方便。
为了减少换挡时产生的噪音,本发明衬套护垫10为软性材料,其可以为橡胶或者塑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韧干巷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德韧干巷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420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