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挤出机内的螺杆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38200.1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16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8 |
发明(设计)人: | 邵其艇;夏增富;王成学;蒋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64 | 分类号: | B29C47/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6032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挤出机 螺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挤出机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挤出机内的螺杆。
背景技术
螺杆是挤出设备的核心零部件之一,主要作用是将固态塑胶颗粒或粉末,经输送压实、压缩熔融、均化计量等步骤,转换成稳定均一的塑胶熔体,输出给模头及辅机设备,生产出符合要求的产品。
目前,简单的单螺槽三段式挤出螺杆,正在渐渐被淘汰。为了提高塑化和稳定均化能力,挤出领域新开发三类螺杆:BM型、屏障型和销钉型。BM型螺杆将单螺槽结构改变为双螺槽结构,实现固相与液相分离;屏障型螺杆将螺槽变得更多,作用距离缩短;销钉型螺杆实现网状流道分布,使得熔体稳定均一。
以上几类结构的螺杆都具有改善塑化和提高混炼功能的优点,然而,每类结构的螺杆都需要足够的长度来实现其对塑胶的充分作用,否则反而影响制品的品质和产量。所以,如果要求熔体高品质和高产量时,需要把螺杆做加长设计,这样势必造成加工困难、加工精度的降低,加工成本升高等负面因素。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CN200520061902.2名称为《超低压缩比的单螺杆挤出机构》的中国实用新型,该单螺杆挤出机主要包括衬套和螺杆,衬套上设有加料口、出料口和安装止口,安装止口处设有加料槽,螺杆上设有物料计量段和呈螺旋状的物料输送段,所述加料槽的槽深是传统加料槽深度的1-2倍,所述物料输送段的螺槽深度是传统螺槽深度的60-80%,所述物料计量段上设有混炼元件,所述混炼元件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但是,该实用新型采用梯形混炼元件,塑化距离和时间过长,容易导致高粘流体过度剪切分解,从而使得制品塑化质量不高,而且该螺杆的物料输送段采用屏障型螺棱设计,需要加长螺杆才能实现其对塑胶的充分作用,因此成本太高,所以,该螺杆的结构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塑胶熔化均匀、塑化质量高且生产成本低的用于挤出机内的螺杆。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挤出机内的螺杆,包括有螺杆本体,该螺杆本体依次由加料段、熔融段、均化段、挤出段组成,在所述加料段、熔融段、均化段上分别设置有螺棱,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段内至少设置有一个混炼单元的混炼段,所述每个混炼单元上设置有轴向依次紧贴排列的7个凸环,所述凸环的径向截面为8字形,所述凸环的径向截面均为前一个凸环的径向截面按顺时针旋转30°。
作为改进,上述每个混炼单元两端的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的径向截面的投影相互重叠。
再改进,上述7个凸环的轴向宽度为相等的距离。
再改进,上述均化段与混炼段之间设置有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为直径小于螺杆直径的圆环凹槽。
再改进,上述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线与该边线的顶端竖向垂直线之间的夹角为14.5°~15.5°。
再改进,上述螺棱以轴向剖面的边缘线的边角弧度半径为0.45~0.5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螺杆的挤出段内设置有混炼段,混炼段上凸环的设计缩短塑化距离和时间,能有效地防止物料在塑化过程中被过度剪切,降低了熔体中的晶点,提高了物料的塑化质量,从而使得生产出来的制品透明度高;而且,凸环的径向截面为8字形,且每个凸环的径向截面均为前一个凸环的径向截面按顺时针旋转30°,使得物料在挤出段能更好地混炼,且充分塑化,克服了热敏性塑料不能混炼的缺点,实现螺杆对热敏性塑料的温度稳定和压力波动小;另外,本螺杆不需要把螺杆做加长设计,因此本螺杆便于加工,且加工精度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H部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沿B-B线的剖视图;
图5为图2中沿C-C线的剖视图;
图6为图2中沿D-D线的剖视图;
图7为图2中沿E-E线的剖视图;
图8为图2中沿F-F线的剖视图;
图9为图2中沿G-G线的剖视图;
图10为图1中Y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业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82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