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长芯棒复合模拔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11193.6 | 申请日: | 2011-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3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飞;王士渠;董丽君;曹康乐;李晓春;王东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顺珍 |
主分类号: | B21C1/24 | 分类号: | B21C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长芯棒 复合 模拔管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长芯棒复合模拔管装置,属于金属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无缝钢管生产冷拔装置大多采用长芯棒单模拔管,单模拔管需要多道次拔管才能得到尺寸合格的成品管,生产周期长,能源消耗大,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长芯棒单模拔管装置的上述弊端,本发明提供一种长芯棒复合模拔管装置,采用该装置较单模拔管其拔制力减小10%左右,电力消耗可节约10%左右,生产效率提高约80%.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复合模固定在拉拔机机座上,待拉拔无缝钢管其打头的一端首先穿过复合模内孔,而后被拉拔机上的拉拔夹持器夹住同时穿入圆柱形长芯棒至待拉拔无缝钢管的打头端部,而后在拉拔机的牵拉作用下待拉拔无缝钢管和穿入其内壁的圆柱形长芯棒同步前行,待拉拔无缝钢管在前行的过程中在复合模和圆柱形长芯棒的共同作用下实施减径和减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长芯棒复合模拔管变原来单模两个道次的拔管为现在复合模一个道次的拔管,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约了能源,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复合模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复合模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复合模的A-A剖面图。
图中1.待拉拔无缝钢管,2.拉拔机机座,3.复合模,4.拉拔夹持器,5.拉拔机,6.圆柱形长芯棒,7.大尺寸减径定径环带,8小尺寸减径定径环带。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图4中,复合模3固定在拉拔机机座2上,待拉拔无缝钢管1其打头的一端首先穿过复合模3内孔,而后被拉拔机5上的拉拔夹持器4夹住同时穿入圆柱形长芯棒6至待拉拔无缝钢管1的打头端部,而后在拉拔机5的牵拉作用下待拉拔无缝钢管1和穿入其内壁的圆柱形长芯棒6同步前行,待拉拔无缝钢管1在前行的过程中在复合模3和圆柱形长芯棒6的共同作用下实施减径和减壁。复合模3的具体结构是:保持传统单拔模厚度不变,其作用是不增加钢管拉拔过程中的切头损失;拔模内孔结构重新设计制作,在复合模3内孔的轴线方向并排设计制作两组直径尺寸由大到小排列的大尺寸减径定径环带7和小尺寸减径定径环带8,拉拔作业时,待拉拔无缝钢管1首先通过大尺寸减径定径环带7进行第一次减径定径,而后再通过小尺寸减径定径环带8进行第二次减径定径;圆柱形长芯棒6的具体结构是:外形为一长圆柱体,穿入钢管内的一端头部加工成锥体结构,另一端与芯棒滑车连接,其长度和直径由待拉拔无缝钢管1和成品无缝钢管的长度和直径来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顺珍,未经胡顺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11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路断路器
- 下一篇:物理智能卡及在其中进行虚拟智能卡通讯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