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无线网络的低开销缓存数据发现机制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9117.1 | 申请日: | 201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7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吴维刚;刘享;黄一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24/00 | 分类号: | H04W24/00;H04W28/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无线网络 开销 缓存 数据 发现 机制 | ||
1.无线自组织网络中实现协作式缓存中的缓存发现技术。本技术基于树结构的缓存维护机制。其特征是在Ad hoc网络中所有网络节点整体逻辑上保持一种树结构,每个网络节点保存整个网络树结构和其所在子树所有节点的缓存映射信息。
当无线网络中任一个节点需要数据时,先在其本地查询,查询不到即进行横向和纵向双向转发查询请求。横向查询是本发明的重点。
纵向查询,查询请求沿着请求节点(N1)到根节点(GW)的路径依次查询转发,逻辑上纵向查询路径体现为请求节点到根节点的树干。因纵向查询最大跳数即请求节点到GW的跳数,可设为TTL,即横向和纵向查询的最大跳数都不应超过TTL。
横向查询即根据树结构,请求节点将查询请求发向与其是远亲的邻居节点(逻辑上至少3跳)。实行过程是每个节点首先判定是否满足查询转发条件(是远亲且没转发过此查询请求),若满足则进行本地查询,否则丢弃Q。本地查询若成功,则返回应答,否则转发Q。
每个查询请求中都保存请求节点到GW的距离TTL,在横向查询中,节点在每次转发时将查询请求中的TTL减1,当TTL为0时,所收到请求的节点即停止查询。并不进行任何应答。
当无线网络中不存在请求的目标缓冲时,GW直接向外网发出数据请求。
发出请求的节点接受数据后,若保存副本,将更新其缓存映射表,继而更新其纵向所有节点缓存映射表。
2.根据权利1所描述的缓存发现技术,其关键特征是通过树结构完成双向查询,即从一个请求节点向树的主干发出查询请求(纵向),转发查询请求至远亲兄弟节点(横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911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