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球形芯头复合模拔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404966.8 | 申请日: | 2011-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7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彦飞;王士渠;董丽君;曹康乐;王东升;吴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顺珍 |
主分类号: | B21C1/26 | 分类号: | B21C1/26;B21C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7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形 复合 模拔管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球形芯头复合模拔管装置,属于金属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无缝钢管生产冷拔装置大多采用圆柱形芯头单模拔管,这种拔管装置的缺陷是拔制力较大,道次变形量较小,圆柱形芯头单模拔管需要多道次拔管才能得到尺寸合格的成品管,生产周期长,能源消耗大,生产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圆柱形芯头单模拔管装置的上述弊端,本发明提供一种球形芯头复合模拔管装置,采用该装置拔管可使拔制力减小,道次变形量增大,生产效率提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复合模固定在拉拔机机座上,待拉拔无缝钢管其打头的一端首先穿过复合模内孔,而后被拉拔机上的拉拔夹持器夹住同时穿入球形芯头至复合模内孔的小尺寸减径定径环带部位,而后在拉拔机的牵拉作用下待拉拔无缝钢管前行,待拉拔无缝钢管在前行的过程中在复合模内孔和球形芯头的共同作用下实施减径和减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球形芯头复合模拔管变原来圆柱形芯头单模两个道次的拔管为现在球形芯头复合模一个道次的拔管,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约了能源,提高了生产效率,且拔制力较圆柱形芯头减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复合模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复合模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复合模的A-A剖面图。
图中1.待拉拔无缝钢管,2.拉拔机机座,3.复合模,4.拉拔夹持器,5.拉拔机,6.球形芯头,7.芯杆,8.大尺寸减径定径环带,9.小尺寸减径定径环带。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图3、图4中,复合模3固定在拉拔机机座2上,待拉拔无缝钢管1其打头的一端首先穿过复合模3内孔,而后被拉拔机5上的拉拔夹持器4夹住同时穿入球形芯头6至复合模3内孔的小尺寸减径定径环带9部位,而后在拉拔机5的牵拉作用下待拉拔无缝钢管1前行,待拉拔无缝钢管1在前行的过程中在复合模3内孔和球形芯头6的共同作用下实施减径和减壁。复合模3的具体结构是:在复合模3内孔的轴线方向并排设计制作两组直径尺寸由大到小排列的大尺寸减径定径环带8和小尺寸减径定径环带9,拉拔作业时,待拉拔无缝钢管1首先通过大尺寸减径定径环带8进行第一次减径定径,而后再通过小尺寸减径定径环带9进行第二次减径定径;球形芯头6的具体结构是:由芯杆7和球形芯头6两部分组成,芯杆7呈长圆柱形,其长度和直径由待拉拔无缝钢管1和成品无缝钢管的长度和直径来确定;球形芯头6呈球形,其直径由成品无缝钢管的直径来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顺珍,未经胡顺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49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