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伤口保护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3898.3 | 申请日: | 201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9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唐二虎;唐伊娜;蒋琼橙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二虎;唐伊娜;蒋琼橙 |
主分类号: | A61F13/00 | 分类号: | A61F13/00;A61F13/15;A61M3/02;A61M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李赞坚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伤口 保护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伤口保护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在一生中会因许多因素而使机体受到伤害而导致伤口,如外伤口伤口、手术伤口和导管输注伤口等,遇到伤口后就必须对伤口进行保护和护理,避免伤口感染所导致的严重并发症,所以优良的伤口保护护理技术和产品对加速伤口愈合至关重要,目前临床医学上主要是通过使用伤口敷料对伤口进行保护护理,这些产品主要包括水刺无纺布、透明薄膜敷料、泡沫敷料、泡棉敷料、水胶体敷料及功能性敷料等,对不同类型的伤口采用不同类型的敷料进行保护护理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如果保护护理方法、技术和产品不适当反而会加重伤口的损害。所以应该重视现有的伤口保护护理技术和产品在对伤口的护理过程中导致的伤口再损害或因产品的功能缺陷而不能达到最佳护理效果。我们按照被护理伤口的特点对伤口进行简单分类以及现有技术和产品对其进行保护护理的优势和缺陷进行分析比较,以便创造更佳疗效的新产品。
第一类伤口为带输注导管的伤口,这类伤口在护理上除必须牢固固定导管以外,而且还特别需要保护伤口不被感染,如带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静脉留置针导管的伤口,并且有些导管需几个月时间的长期留置用来治疗疾病,目前临床上优选的方法是采用透明薄膜敷料(PU膜)直接封盖导管输注伤口及固定导管,优点为:
1、超薄透明,便于随时观察伤口变化状况;
2、柔顺性及与皮肤的贴服性极好,与皮肤粘贴后很难分离。
因此它比其材料敷料固定导管及保护输注伤口更牢固不易脱离,并防水。但其具有如下缺点:
1、由于它柔顺性好,所以能随着表面皮肤的移动皱褶其自身也产生同样的移动皱褶而不能阻止皮肤的移动皱褶,因此当受外力牵拉或机体活动引起皮肤表面产生移动皱褶时其导管会产生位移而损害导管输注伤口;
2、粘结剂封贴在输注伤口上,会引起伤口及周围皮肤过敏,产生接触性皮炎等炎性反应;
3、不透汗液,汗液在伤口处及薄膜下积聚,易致伤口感染,继发静脉炎或血液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4、在3至6天内需要更换,如果更长时间没有更换敷料再消毒处理伤口会引起感染。
第二类伤口为一般伤口如手术伤口、外伤伤口等,临床上处理这类伤口一般采用带护垫或衬垫的水刺无纺布、以及泡棉敷料、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敷料等进行护理保护,这类敷料的优点是:
1、具有强的吸收性,能吸收伤口渗液,防止感染区域扩散;
2、无粘结剂直接接触伤口;
3、水胶体敷料能保持伤口组织的湿润状态,加快愈合。
但具有的缺点是:
1、不透明(水胶体为半透明状),因此不能随时观察伤口变化情况;
2、相对透明薄膜敷料其柔顺性、贴服性较差,刚性硬度较强,在张力作用下容易与皮肤表面分离脱落,所以固定性也较差,当贴服于容易产生移动皱褶的机体关节活动部位的伤口或在运动出汗时易脱落分离;
3、防水性差或不防水,遇水会使敷料粘结层易与皮肤分离脱落;
4、当伤口表面皮肤发生移动皱褶时会与护垫或衬垫以及伤口所直接接触的敷料产生相对位移摩擦而再损害伤口组织,特别是位于机体关节活动部位的伤口。
此外,上述这些敷料都是直接紧密、压迫性覆盖在伤口表面,因此会与伤口组织的分泌物粘结,当更换敷料时会造成伤口组织再损害,虽然这些敷料中接触伤口的部分是经过不粘连技术处理,但不粘连只是相对的。同时在对伤口进行不定期再消毒处理时,上述敷都必须整体更换。
除上述技术外,目前,也有一些防组织粘连的敷料或“非接触”的伤口护理装置,如“罩”、“框架”等伤口护理技术出现,但这些防组织粘连材料不能完全防止粘连以及组织对异物产生的排斥炎症反应,而这些“罩”或“框架”伤口护理装置结构复杂,,缺乏有效的固定方法,很难稳定,容易移动以至造成伤口再破坏,也不能应用到中心静脉导管、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静脉留置针导管的固定及导管输注伤口的护理,并且在制造和应用上也较为复杂。所以临床上很难推广应用。
以上这些对伤口现有的保护护理技术和方法除了所述的缺陷以外,都不能防止伤口在遇到外力或张力作用下引起的伤口撕裂和裂开,目前临床上应对伤口撕裂和裂开尚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尤其是位于腹部、关节活动部位的手术伤口和外伤伤口,由于咳嗽、术后腹胀、用力大小便、关节移动等引起撕裂和裂开,严重影响伤口愈合并引发感染等并发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二虎;唐伊娜;蒋琼橙,未经唐二虎;唐伊娜;蒋琼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38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