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切缝管预裂爆破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02419.6 | 申请日: | 201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9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言志信;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艳华 |
地址: | 73000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切缝管预裂 爆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爆破领域中的预裂爆破法,尤其涉及切缝管预裂爆破法。
背景技术
预裂爆破法是在开挖轮廓线上钻凿相互平行的密集爆破孔,装炸药和同段雷管,并使之先于其它爆破孔起爆,当轮廓线上的炮眼间距、数量、装药结构合适时,爆破后各爆破孔间将形成相互贯通的裂隙即预裂缝,使主体开挖部位的岩体与需要保留的岩体分割开来,此后再爆破主体开挖部位的岩体,由于轮廓线上预裂缝已形成,所以主体开挖部位的岩体爆破时不会引起保留岩体破坏,并使保留岩体壁面较光滑平整。
预裂爆破法形成的贯通裂隙即预裂缝具有显著的阻隔爆破作用和爆破地震的效果,能显著减小主体开挖部位岩体爆破对保留岩体的扰动,并具有使开挖轮廓壁面平整的功效,有利保留岩体稳定。但这种爆破方式钻孔数量多,炸药和其它材料消耗量也大,且费工费时,影响工作效率,增加工程成本。随着工程建设对爆破技术要求的提高,例如精密机器墩台的部分拆除、特种地下工程的开挖、永久隧道的掘进、重大边坡工程的切坡等,均要求采取十分严格的保护措施,不容许对保留岩体产生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减小对保留岩体损伤破裂的同时,改善预裂缝的成形质量并降低工程成本的切缝管预裂爆破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切缝管预裂爆破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微差爆破设计要求对爆破开挖区划定周边轮廓线,并在主体爆破开挖区内布置微差爆破孔;
(2)沿所述爆破开挖区周边轮廓线布置预裂爆破孔;
(3)将切缝管置于所述预裂爆破孔中,使所述切缝管的两切缝处在所述预裂爆破孔轴线构成的平面内,即处在将形成的预裂缝平面内;
(4)根据岩体的类到对所述预裂爆破孔中的所述切缝管进行爆破装药,并布设低段雷管;其中所述岩体属于软岩时线装药密度为70~120g/m,所述岩体屈于中硬岩时线装药密度为120~300g/m,所述岩体属于硬岩时线装药密度为300g/m~350g/m;
(5)根据微差爆破设计要求对所述主体爆破开挖区内的微差爆破孔进行所述爆破装药,并比所述预裂爆破孔高二段开始隔段布设微差爆破雷管;
(6)对所述主体爆破开挖区内的微差爆破孔和所述预裂爆破孔进行堵塞;
(7)连接起爆网路,实施一次起爆,进行微差爆破,即先所述预裂爆破孔中所述切缝管的低段雷管同时起爆,接着所述主体爆破开挖区内的微差爆破孔起爆;
(8)出渣;
(9)重复上述步骤(1)~(8),直至开挖完毕。
所述步骤(2)中预裂爆破孔的直径为38~42mm,且所述预裂爆破孔的孔间距为所述预裂爆破孔直径的15~40倍。
所述步骤(3)中的切缝管是指包括底端封闭、顶端开口的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横截面呈圆形,且沿其轴线方向在直径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切缝。
所述切缝管的壁厚为0.5~4.5mm。
所述切缝管的直径比所述预裂爆破孔的直径小5~11mm。
所述切缝的宽为3~5mm,其长度是自所述底端至离所述顶端为20cm处的距离。
所述切缝管由金属、塑料或PVC材料制成。
用下述方法代替权利要求1中所述步骤(7):连接起爆网路,先起爆所述预裂爆破孔,然后起爆所述主体爆破开挖区内的微差爆破孔。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沿爆破开挖区周边轮廓线钻凿预裂爆破孔,将切缝管置于预裂爆破孔中,然后将炸药和雷管装入切缝管,并进行爆破孔堵塞,最后起爆,实施切缝管预裂爆破。一方面,切缝两边的管壁仅在封闭的底端和顶端相连,从而保证了切缝足够长,最大限度地减小切缝两边管壁的约束,保证爆轰波和爆轰产物通过切缝对预裂爆破孔壁产生直接作用,使孔壁开裂,并使裂缝发展;另一方面,爆轰波和爆轰产物以高压作用于切缝管内壁,使预裂爆破孔受到切缝管外壁的压力,压力的合力垂直于预裂缝,由于切缝管的切缝两边完全对称,因而它们受到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们将导致切缝所对的预裂爆破孔壁出现拉应力集中,加强了预裂缝平面上的拉应力,由于岩体和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致使预裂缝形成和发展。
因此,通过切缝管预裂爆破不仅控制超欠挖和改善保留岩体成形质量,尤其借助切缝管预裂爆破形成的预裂缝减小开挖区岩体爆破对保留岩体的破坏和扰动,并使周边壁面平整,成型好,而且提高工程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未经兰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24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纤陀螺分辨率评测方法
- 下一篇:孔内聚能爆破与光面爆破联合控制爆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