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管多井配水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9027.2 | 申请日: | 2011-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4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旭 |
主分类号: | E21B43/20 | 分类号: | E21B4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管 多井配 水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管多井配水系统。
背景技术
注水是油田开发中的一种十分重要的开采方式,它可以有效地补充地层能量,在提高原油采收率,确保油田高产、稳产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注水本身也是一个能耗大户,注水系统的耗电量是巨大的,约占我国油田生产用电的33%~56%。而且随着油田综合含水率的上升注水能耗还将急剧上升。因此,注水系统的节能降耗对于降低油田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据调查统计,我国注水泵运行效率平均为75.2%,国内先进值为79.9%(大庆),国外为80%~85%。国内注水用电单耗平均为6.94kW·h/t,先进值为6.15kW·h/t,国外为5.6~6.0kW·h/t。全国平均注水系统效率为47.8%。由此可见,提高注水系统效率,节能降耗,有着重大意义。
注水系统效率是一项反映油田注水系统地面工程综合性经济技术的指标,注水系统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原油生产成本的高低。随着油田开发工艺技术的不断发展,全国各油田在注水系统上已初步形成了适合本油田各种类型油藏、不同注水压力、不同水质特点的满足油田注水开发需要的地面工艺技术,为油田的稳产、增产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增加,大部分油田的注水系统效率都未达到标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双管多井配水系统,该双管多井配水系统适用于单井注水量较小的地区,有利于保持水质,适用于洗井次数多和酸化、压裂等较多及环境条件要求高的区块。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双管多井配水系统,主要由与水源相连的注水站、以及与注水站相连的多井配水间、以及与多井配水间相连的若干个配水井构成。
所述多井配水间通过至少两根注水干线与注水站相连。
所述多井配水间内设置有数目与注水干线相同,且一一对应相连的配水管。
所述配水井的数目与配水管相同,且一一对应相连。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适用于单井注水量较小的地区,有利于保持水质,适用于洗井次数多和酸化、压裂等较多及环境条件要求高的区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涉及的双管多井配水系统,主要由与水源相连的注水站、以及与注水站相连的多井配水间、以及与多井配水间相连的若干个配水井构成。
所述多井配水间通过至少两根注水干线与注水站相连。
所述多井配水间内设置有数目与注水干线相同,且一一对应相连的配水管。
所述配水井的数目与配水管相同,且一一对应相连。
本发明从注水站到配水间有两条干线,一条用于正常注水,一条用于洗井用水,从而适用于单井注水量较小的地区,有利于保持水质,且适用于洗井次数多和酸化、压裂等较多及环境条件要求高的区块。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旭,未经刘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90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