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煤矿巷道内的感应通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4503.1 | 申请日: | 2011-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94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保忠;夏春华;高占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海斯特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3/00 | 分类号: | H04B1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06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巷道 感应 通信 方法 | ||
1.一种煤矿巷道内的感应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将通信系统一端或两端的收发设备与煤矿巷道中敷设的金属导体耦合,利用煤矿巷道中敷设的金属导体作为传输介质,并基于金属导体的波导效应,在通信系统两端的收发设备之间建立通信,使通信系统两端的收发设备之间的无线电波沿着煤矿巷道中敷设的金属导体表面传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巷道内的感应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两端的收发设备均为固定收发设备;所述固定收发设备通过耦合器与传输介质耦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巷道内的感应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一端的收发设备为固定收发设备,另一端的收发设备为移动收发设备;所述固定收发设备通过耦合器与传输介质耦合,所述移动收发设备基于传输介质的二次辐射效应与传输介质耦合。
4.一种实施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煤矿巷道内的感应通信方法的耦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圆弧板(1);圆弧板(1)的两侧边缘沿轴向开有若干个固定孔(2),且两个圆弧板(1)的内侧面相互正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海斯特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太原海斯特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45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糖尿病性肾病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治疗癌性疼痛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