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排气精密避光输液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72917.0 | 申请日: | 2011-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9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安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国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65;A61M5/36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660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排气 精密 避光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自动排气精密避光输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一般常使用的是不具有避光功能的输液器产品,由于常用的输液器具组成都由透明或半透明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对一些必须在避光条件下使用的药液需要外加银箔或黑布遮盖,临床使用十分麻烦。而采用棕色或黑色色母粉作为避光添加物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而析出,避光物质析出后被药液吸收,造成药效降低、失效甚至产生有毒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这种避光型输液器具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产品质量不符合医用标准。而且输液器在输液刚开始时,药液通过输液管进入滴斗,液体易将滴斗内的气体向下排出形成气液混合物进入滴斗下部的输液管内,因此产生气泡,同时,因输液管内壁的表面张力作用,输液管的内壁易吸附少量的气泡,且排除由此产生的气泡过程较为困难,费时和烦琐,所产生的气泡如果进入患者体内,易造成气栓等危害。所以,医护人员在进行输液前,必须人工将输液器导管内的气泡尽可能的排净,通常的人工排气的方法是:将穿刺器插入输液瓶塞后,先将滴斗倒挂,同时用手挤捏滴斗,使药液进入滴斗内,待一定量的液体充满滴斗后,才可能将大部分的气泡排除,这个人工排气泡的过程既烦琐又费时,不利于紧急输液和抢救病人。在对病人进行输液时,药物中含有微粒及大分子,对血管有刺激作用,增加了对病人的伤害,不能保证输液过程安全有序的进行。目前,还未有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排气精密避光输液器,该一种自动排气精密避光输液器具有既能避免避光添加物对输液过程的影响,又能安全方便地达到避光效果,不与药液直接接触,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无需手动干预即可有效排气,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并且避免了气泡进入患者体内造成的危害,有利于紧急输液和抢救病人;采用带自动排气孔的精密过滤器可降低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减少对病人的伤害和降低费用,保证输液过程安全有序的进行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输液管、穿刺器、滴斗、流量调节器和输液针,所述的穿刺器和输液针分别设置在输液管的两端,所述的滴斗和流量调节器分别设置在输液管上,所述的输液管和滴斗分别为双层结构,所述的输液管包括内层输液管和外层输液管,所述的滴斗包括内层滴斗和外层滴斗,所述的内层输液管和内层滴斗分别为透明医用级塑料制成,所述的外层输液管和外层滴斗分别为避光材质制成,所述的滴斗下部的输液管的上部伸入到滴斗内,所述的伸入到滴斗内部的输液管的管壁上至少开有一个气液通道,所述的气液通道与输液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的滴斗底部与输液管之间通过连接套相固定,所述的流量调节器下部的输液管上设置有精密过滤器。
所述的伸入滴斗内的输液管的顶部形状是由气液通道在输液管的管壁上所形成的槽口向顶部延伸并贯穿顶部侧壁的半闭合构型。
所述的输液管伸入到滴斗内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1/2滴斗内腔高度,所述的气液通道的底部高于滴斗内腔底端。
所述的精密过滤器的过滤孔径为0.2um-5um。
所述的精密过滤器上设置有自动排气孔。
所述的自动排气孔与精密过滤器之间设置有过滤膜,所述的过滤膜为聚醚砜膜。
所述的穿刺器上设置有穿刺器帽,所述的输液针上设置有针帽。
所述的穿刺器与滴斗之间的输液管上设置有夹子。
本发明的一种自动排气精密避光输液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设置有双层输液管和滴斗,既能避免避光添加物对输液过程的影响,又能安全方便地达到避光效果,不与药液直接接触,避免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显著提高输液工作效率和增强输液治疗效果;无需手动干预即可有效排气,操作简单,节省时间,并且避免了气泡进入患者体内造成的危害,有利于紧急输液和抢救病人;采用带自动排气孔的精密过滤器可降低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减少对病人的伤害和降低费用,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保证输液过程安全有序的进行,使用方便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一种自动排气精密避光输液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中所示的输液管的A-A剖视图;
附图3是图1中所示的滴斗的B-B剖视图;
附图4是图1中所示的伸入滴斗内的输液管的放大剖视图;
附图5是图4所示的输液管顶部的C-C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国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济南国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29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