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1,5-萘二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9568.7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28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滕鑫;顾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珀理玫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6 | 分类号: | C08G18/76;C08G18/66;C08G18/42;C08G18/32;C08G18/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0231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萘二异 氰酸 聚氨酯 微孔 弹性体 制备 方法 | ||
1.一种5-萘二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80-150℃下将聚合物多元醇在真空条件下搅拌除水,时间为1-4小时;
(2)在氮气保护下,过量的1,5-萘二异氰酸酯基聚氨酯与上述聚合物多元醇在100-150℃下反应,生成含有多余-NCO基的预聚体;
(3)采用全预聚法扩链,即扩链剂组分中不含有聚合物多元醇,将预聚体组分与所述的扩链剂组分按100∶5~20的比例混合并以>200r/min的速度搅拌,料液被注入温度为80-110℃的模具中,预熟化10-60分钟后脱模;
(4)脱模后的制品于100-120℃下后熟化13-18小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5-萘二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聚合物多元醇为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醚酯多元醇以及聚碳酸酯多元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5-萘二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预聚体中-NCO含量≤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1,5-萘二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聚酯多元醇的分子量为1000-4000,官能度为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1,5-萘二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聚酯多元醇为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乙二醇酯,聚己内酯,聚碳酸酯,聚醚酯以及含有侧甲基的聚酯多元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1,5-萘二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微孔弹性体 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扩链剂组分为具有内增塑作用的扩链剂,小分子醇类或小分子胺类扩链剂中的一种或几种,胺类催化剂或胺类催化剂和锡类催化剂的混合物,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1,5-萘二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具有内增塑作用的扩链剂为4,4’-双仲丁基氨基二苯基甲烷、1,4-双仲丁氨基苯、N-N’二仲丁基对苯二胺中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1,5-萘二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小分子醇类扩链剂为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或一缩二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胺类扩链剂为3,3’-二氯-4,4’-二苯基甲烷二胺、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3,5-二乙基甲苯二胺或4,4-亚甲基双(2,6-二乙基)苯胺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1,5-萘二异氰酸酯基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胺类催化剂为市售TEGOAMIN 33;所述的锡类催化剂为市售K19;所述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具有一定分子量的两亲性硅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珀理玫化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珀理玫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956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