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离子液体超声提取白首乌中苯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8636.8 | 申请日: | 2011-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7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政波;毕研文;杨永恒;宫俊华;陈宝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49/83 | 分类号: | C07C49/83;C07C49/825;C07C45/79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 代理人: | 高军宝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离子 液体 超声 提取 白首乌 中苯乙 酮类 化合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利用离子液体超声提取白首乌中四种苯乙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背景技术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ILs),是指由无机酸根阴离子和体积较大的有机阳离子组成的液体,在室温或接近室温下呈现液态,又称为室温离子液体。离子液体是因为阴、阳离子体积差异大,结构不对称,阴、阳离子之间静电引力小,离子在室温下能够自由移动而呈现液态的。离子液体种类繁多,通过改变阴、阳离子的大小及结构,可以根据特定要求设计合成出不同的离子液体。与有机溶剂不同,离子液体同时存在极性区和非极性区,因而对有机物、无机物、生物大分子乃至气体等都有较好的溶解性,在化学合成体系中被广泛用做反应介质。在萃取分离领域,离子液体由于其液态范围宽,不挥发,结构可调控,对目标物具有很好的选择性,而且可以反复多次使用,被认为是一种可替代传统溶剂的新型绿色溶剂,现已成为化学研究的热点(Poole等,2010;Aguilera-Herrador等,2010)。
在传统的提取操作中,常采用有机溶剂作为提取溶媒,如甲醇、乙腈、苯等,这些物质具有较大的挥发性,会产生大量的有机蒸气,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对人类的健康构成极大威胁。因此,寻找和使用绿色无污染的清洁溶剂成为科学家们的广泛共识。离子液体具有溶解范围广、不挥发性、不可燃性、热稳定性好等特点,被化学界称之为“绿色溶剂”。离子液体在20世纪30年代就被人们合成,直到上世纪90年代低熔点、抗水解、稳定性强的1-乙基-2-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C2MIM]BF4)的问世,才使离子液体的研究真正得以迅速发展(Wilkes等,1992)。一般而言,阳离子的选择对离子液体的性质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将决定离子液的稳定性;阴离子的选择控制离子液体的化学稳定性和功能性。当前研究的离子液体阳离子主要有4类:①烷基季铵阳离子[NRxH4-x]+;②烷基季磷阳离子[PRxH4-x]+;③N-烷基吡啶阳离子[RPy]+;④N, N'-二烷基咪唑阳离子[RR'IM]+。常见的阴离子有[BF4]-、Cl-、Br-、[PF6]-、[CF3COO]-、[NO3]-、[ClO4]-等。目前研究较多的离子液体是含氮的有机杂环阳离子(咪唑离子或吡啶离子),其中咪唑类阳离子是合成技术最成熟、性质最稳定的烷基离子液体。离子液体被认为是继CO2超临界流体之后的新一代“绿色”溶剂(Wilkes等,2002;Welton等,1999)。
白首乌(Cynanchum bungei Decne)为萝藦科鹅绒藤属植物,又名“泰山白首乌”,具有滋补肝肾、强壮筋骨、益精血、安心神之功效。白首乌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苯乙酮、戟叶牛皮消苷和挥发油等物质,具有抗肿瘤、提高免疫力等特殊的医疗和保健作用(Li等,1992;徐凌川等,2004)。其中包括4-羟基苯乙酮、2,5-二羟基苯乙酮、白首乌二苯酮和2,4-二羟基苯乙酮等苯乙酮类成分被认为是白首乌中主要的化学成分(Liu等,2008)。以往这些成分的提取主要应用的是回流提取法(Li等,1992),回流提取法具有提取时间长,温度高,溶剂用量大等缺点,而且应用的有机溶剂具有较大的挥发性,产生的有机蒸气不仅造成环境污染,还对操作人员健康产生较大的危害。
参考文献
Poole CF, Poole SK. Extrac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with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2010, 1217(16): 2268-228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86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