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尿不湿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7415.9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88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代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代勇 |
主分类号: | A61F13/496 | 分类号: | A61F13/496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丁秀华 |
地址: | 2150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尿不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婴幼儿或病患成年人日常使用的尿不湿。
背景技术
卫生用品尿不湿被广泛应用在婴幼儿或者特殊的病患成年人日常生活中,其由里至外一般包括液体不渗透层、液体吸收层、可渗透液体的里层以及薄绢包裹外层,而形状一般为前后腰围段的搭扣相互平行,两侧为与胯腿相适配的内凹弧形。目前市场上的尿不湿一般为一次性的,吸水层在多次吸收尿液后会因吸收尿液过多而导致尿不湿包裹的内层湿度明显增加而导致皮肤湿疹等病症。如果想保持尿不湿包裹处的皮肤干爽就必须频繁的更换尿不湿,从而加重了护理工作者的劳动强度,同时也提高了在尿不湿上的开销花费,另外被频繁废弃掉的尿不湿不够环保,这与节能减排的生活风尚相违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尿不湿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尿不湿,其能确保使用时的舒适性且能减少护理工作者的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尿不湿,包括一对搭扣以及连接在所述搭扣之间的主体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不渗透单元以及位于所述至少两个不渗透单元上的防潮收纳层,所述至少两个不渗透单元相互重叠,并且各个不渗透单元包括弹性收缩带以及连接在弹性收缩带上的溶断件,当溶断件遇到尿液时会自动溶断从而弹性收缩带会带动整个不渗透单元收缩至防潮收纳层内。
此外,本发明除了提出上述核心技术方案之外,还提出了如下的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至少两个不渗透单元分别由里之外还包括液体不渗透层、液体吸收层以及可渗透液体的外层。
所述液体不渗透层、所述弹性收缩带、所述液体吸收层以及可渗透液体的外层通过缝制线而相互缝制连接在一起。
所述弹性收缩带和所述溶断件设置在各个不渗透单元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液体不渗透层与所述液体吸收层之间。
所述弹性收缩带的一端缝制在所述各个不渗透单元的一端,而另一端与所述溶断件相连。
所述溶断件的底面通过遇即溶的胶水粘连在下一层的不渗透单元的可渗透液体的外层上。
所述防潮收纳层位于所述至少两个不渗透单元的一端部,其由弹性的防水布料制成。
所述至少两个不渗透单元的数量为3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尿不湿通过在其主体部上设置至少两个不渗透单元和防潮收纳层,当每次吸收完尿液时,各个不渗透单元可以卷绕至防潮收纳层内,从而露出下面干爽的不渗透单元供使用者再次使用,无需频繁更换新的尿不湿,这样,既及时的保证了使用者的皮肤干爽,又减轻了护理工作者的劳动强度,另外还能比频繁更换尿不湿的方式节约开销花费。
附图说明
图1为对应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尿不湿的平面视图。
图2为图1中尿不湿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沿着图2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尿不湿使用后的状态图。
图5为沿着图3中a圈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参照图1至图5,对应于本发明较佳实施的尿不湿包括一对前、后搭扣1以及连接在所述搭扣之间的主体部2。该对前、后搭扣1由弹性材质制成,可舒适的围绕在婴幼儿或成人的腰部上。
所述主体部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不渗透单元3以及位于所述至少两个不渗透单元3上的防潮收纳层4。所述主体部2包括液体吸收层22和液体不渗透底层24。
对应于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上述至少两个不渗透单元3的数量为3个,其相互重叠。各个不渗透单元3由里之外包括液体不渗透层30、液体吸收层32以及可渗透液体的外层34。此外,在各个不渗透单元3的两侧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弹性收缩带37和连接在弹性收缩带37上的溶断件38。适宜的,所述弹性收缩带37位于所述液体不渗透层30与所述液体吸收层32之间,并且全部粘连在不渗透层30上,其一端缝制在各个不渗透单元3的一端,而另一端与溶断件38相固定连接。所述溶断件38由现有的遇水溶断材料制成,其底面通过一种遇水即溶的胶水粘连在下一层不渗透单元3的可渗透液体的外层34上,使得其被固定。另外,相邻的溶断件38相互之间错开一定的距离,防止在上层的溶断件38溶断后尿液会影响下一层的溶断件38。此外,上述液体不渗透层30、弹性收缩带37、液体吸收层32、可渗透液体的外层34通过缝制线(图未示)而相互缝制连接在一起。上述防潮收纳层4位于所述至少两个不渗透单元3的端部,其由弹性的防水布料制成,且与最上层的不渗透单元3之间形成收纳空间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代勇,未经代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74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