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治回缩睾丸的中药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6613.3 | 申请日: | 2011-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2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发明(设计)人: | 陶世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世光 |
主分类号: | A61K36/58 | 分类号: | A61K36/58;A61K36/754;A61P15/08;A61K35/6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23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治 睾丸 中药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回缩睾丸,阴囊胀气,缩阴症,阴气病等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回缩睾丸,也称游走睾丸,移动性睾丸等,俗称“走子病”。正常情况下,睾丸位于阴囊内,左右各一个,它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在胎儿期,睾丸位于双侧腰部腹膜后间隙,随着胎儿的不断生长,腹膜鞘状突较睾丸先进入腹股沟,睾丸通过腹股沟管继续下降,出生后一般都已经下降到阴囊,并在这里“定居”下来。
有些孩子的睾丸虽然已降入阴囊,但只是在天热或洗澡时才能摸到,在平时大多数时间都摸不到。睾丸游走于腹腔与腹股沟、腹股沟与阴囊之间,亦可滞留于腹股沟以上部位,这就是回缩睾丸,如果长期这种现象,病人会感觉很痛苦,一般认为,提睾肌反射收缩是导致睾丸回缩的原因,提睾肌是睾丸上方围绕精索的一层较薄的肌肉,当气温过低或阴囊受到外界的打击时,提睾肌反应过强,发生强烈收缩,就会使睾丸从阴囊回缩到腹股沟甚至进入腹腔。提睾肌收缩的强度随孩子年龄大小而有所不同,婴儿基本上没有提睾肌收缩。3个月后收缩强度逐渐增加,12-18个月时很强烈,5-6岁时最强烈。6岁之后,提睾肌反射逐渐减弱,发生睾丸游走的情况也逐渐减少,一些人可以自行愈合。
近来,很多学者都认为,对回缩睾丸进行放任的态度是不明智的,很有可能造成一些后遗症的问题。目前一般治疗回缩睾丸的方法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费用高,病人痛苦,还有可能引起其他的并发症,如果手术失败结果就不堪设想。
阴囊胀气,是阴囊鼓胀,并伴有疼痛,一般的也是手术治疗。缩阴症,是指有的男性性生殖器成女性性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法。阴气病,是指女孩子大腿根部出现线状,肚痛难忍等症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回缩睾丸,阴囊胀气,缩阴症,阴气病等的中药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主治回缩睾丸的中药制备方法,其关键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原料:苦楝子10~120份,巴豆5~45份,斑蝥1~35份,将苦楝子去籽去皮留肉,分成两份,分别与去壳留籽的巴豆,斑蝥混合,反复加入盐水烘干,弃去巴豆和斑蝥,将苦楝子的烘干物均匀混合制得主治回缩睾丸的中药。
一种主治回缩睾丸的中药制备方法,按如下步骤制得:
(1)取如下重量份数原料:苦楝子10~120份,巴豆5~45份,斑蝥1~35份,牵牛子3~15份、吴茱萸1~15份、补骨脂2~18份、小茴香4~10份,将苦楝子去籽去皮留肉,分成六份,分别与去壳留籽的巴豆、斑蝥、牵牛子、吴茱萸、补骨脂、小茴香混合,反复加入盐水烘干,弃去巴豆和斑蝥,将其余烘干物均匀混合,得到混合物,备用;
(2)取如下重量份数中药:官桂2~10份、元胡1~17份、八角茴香2~10份、云木香1~20份、川木香3~10份、沉香1~15份,炒干,与步骤(1)中所得混合物均匀混合制得主治回缩睾丸的中药。
增加的中药组分起辅助作用,能够增加药效,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为了方便服用,将上述主治回缩睾丸的中药粉碎至120目以上,制成粉剂。
为了方便保存,将上述主治回缩睾丸的中药粉碎至120目以上,加米汤制成颗粒剂。
本发明主要组分的药性:
斑蝥:性辛,热;有破血消癓,功毒蚀疮,引赤发泡的功效,主治癓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等。
巴豆:性热、辛;有泻寒积,通关窍,逐疾,行水,杀虫的功效,主治冷积凝滞,胸腹胀痛,血瘕,泻疾,水肿,外治喉风,喉痹、恶疮疥癣等。
苦楝子:性苦、寒,有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的功效,主治脘腹胁肋疼痛、疝痛、虫积腹痛、头癣、冻疮等。
牵牛子:性寒,味苦;有泻水消肿,泻下通便,杀虫攻积的功效。主治水肿,腹水,脚气,痰壅喘咳,大便秘结,食滞虫积,腰痛,阴囊肿胀,痈疽肿毒,痔漏便毒等。
吴茱萸:性热,味苦寒,有温中散寒,止呕止痛止泻的功效,主治头痛、疝痛、口疮、肝胃虚寒、阴浊上逆所致的头痛或胃腕疼痛等。
补骨脂:性辛、苦、温;有败毒抗癌、益肾壮阳、温脾止泻、疗癣除疣的功效,主治元阳衰捐、肾虚腰痛、妊妇腰痛、定心补肾、精气不固、小儿遗尿等。
小茴香:性辛,温;有祛寒止痛,理气和胃,活血、利气、止痛的功效;主治胸肋脘腹疼痛,经产后瘀阻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世光,未经陶世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66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