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手持终端的外接显示控制器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5846.1 | 申请日: | 2011-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371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朱琴琴;刘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琴琴;刘芳 |
主分类号: | G06F3/14 | 分类号: | G06F3/14;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卫东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手持 终端 外接 显示 控制器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手持终端的外接显示控制器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手持终端是任何能运行完整智能操作系统的手持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手持终端一般都具备外部接口(有线或者/及无线),提供外部设备的连接,与PC的连接同步和对自身充电,例如标准的USB MiniB型5Pin接口,及智能终端厂商自己定义的多Pin接口,如苹果iPhone的30Pin接口。
随着智能手持个人终端的不断的发展,针对不同的软件操作系统的电子设备产生了关于使用扩展界面显示和控制的需求。传统方案中,顾客需要再购买一个大屏幕的终端设备,将顾客数据转移到该设备上,再进行显示和控制,所以,市场需求支持多种不同种类操作系统下的智能手持终端设备的外接显示控制终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快速切换显示界面且将显示界面同步共享的智能手持终端的外接显示控制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手持终端外接显示控制器的控制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手持终端的外接显示控制器,包括显示屏及与其相连的视频信号转换芯片;触摸屏及与其相连的触摸屏控制芯片;音频单元及与其相连的扬声器模组;以及通信单元和电源模组;所述通信单元别与音频单元、视频信号转换芯片及触摸屏控制芯片相连,电源模组包含大容量电池,对各组件供电及对所连接的智能手持终端充电。
优选的,所述通信单元为有线通信单元,外接显示控制器通过有线通信单元与外部智能手持终端的外部接口相连。
优选的,所述有线通信单元为I/O接口、多Pin接口或USB接口。
优选的,所述通信单元为无线通信单元,外接显示控制器通过无线通信单元与外部智能手持终端的无线通信模块无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无线通信单元为wifi通信单元、蓝牙通信单元或RFID通信单元。
优选的,所述显示屏为LCD显示屏、OLED显示屏、LED显示屏、CRT显示屏、等离子显示屏、电子墨水屏、投影仪或全息显示系统。
优选的,所述LCD显示屏包括TFT或STN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触摸屏为多点电容触摸屏、电阻触摸屏或者触摸板。
为了达到上述另一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手持终端的外接显示控制器的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启动程序,将依次启动2个进程:进程1和进程2;
进程1:向宿主机外输出屏幕显示内容镜像,响应并处理外部触摸屏中断信号,以及处理程序界面用户操作;
进程2:检测并接受外部设备上用户操作,以及外部设备状况,产生中断信号;
进程1中判断是否有进程2发出的用户操作中断,如果没有,则继续循环进程1,如果有,则将用户操作数据发送给宿主设备操作系统,继续循环进程1;
移除外接显示控制器,或用户在界面上结束程序,则结束本程序。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发明能够将智能手持终端的显示和操作以原有的方式延伸到外接显示控制器上,在外接显示控制器上获得同样的用户操作体验,及更好的显示效果,例如将屏幕为4.3寸以下的手持智能终端的显示在7寸以上的大屏幕上显示和操作控制。
2、本发明降低了单独购买大屏幕智能终端设备的需求,从而降低了用户购买设备的成本。
3、本发明丰富和补充了智能手持终端的控制及显示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智能手持终端外接显示控制器的电路框架图;
图2是本发明外接显示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智能手持终端的外接显示控制器,包括显示屏及与其相连的视频信号转换芯片;触摸屏及与其相连的触摸屏控制芯片;音频单元及与其相连的扬声器模组;以及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别与音频单元、视频信号转换芯片及触摸屏控制芯片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琴琴;刘芳,未经朱琴琴;刘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5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魔芋种源的贮藏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河道淤泥资源化应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