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养殖或屠宰环境中6种拟除虫菊酯类药物的测定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63745.0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7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蒋原;薛峰;丁涛;张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王荷英 |
地址: | 21000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 屠宰 环境 除虫菊 类药物 测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牛、羊、猪、鸡、鱼和虾养殖和屠宰环境中甲氰菊酯,λ-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λ-氯氰菊酯,氟胺氰菊酯,溴氰菊酯等6种拟除虫菊酯类药物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脂溶性高、水溶性很差、在环境中残留期较长、代谢速度很慢。毒性特点主要为:①毒性强;②负温度依赖性;③选择毒性;④其它靶标位,各种受体、通道和酶均可能成为拟除虫菊酯的作用靶标。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人或哺乳动物毒性低或有中等毒性,但对蜜蜂和鱼则是高毒的,然而接触该类药物的人群会有慢性毒性表现:头痛、眩晕、恶心、皮肤瘙痒等。有报道称,长期接触该类药物会引起淋巴结和脾脏损伤,有致癌变的危险。原因在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可以影响人体内的钠离子通道,进而引起一系列神经毒性症状,例如:抽搐、战栗、共济失调、麻痹等。随着拟除虫菊酯类药物的大量滥用和过度使用,导致土壤和环境水的污染。而目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检测对象主要是针对蔬菜、水果或动物源性的食品等,而针对土壤和环境水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检测方法仍然缺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用于牛、羊、猪、鸡、鱼和虾屠宰和养殖环境的土壤和水体中甲氰菊酯,λ-氯氟氰菊酯,氟氯氰菊酯,λ-氯氰菊酯,氟胺氰菊酯,溴氰菊酯6种拟除虫菊酯类药物的免疫亲和柱净化-气质联用检测方法,以治理环境污染,提升我国环境质量。
本发明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土壤样品中加入石油醚-乙醚超声振荡提取,取滤液挥干后用甲醇-磷酸盐缓冲溶液(pH≈7.8)溶解,准备过免疫亲和柱净化;
(2)环境水样品中直接使用磷酸盐缓冲溶液(pH≈7.8)稀释,准备过免疫亲和柱净化;
(3)滤液加入免疫亲和萃取柱,NaCl-PBS-20%甲醇溶液淋洗,甲醇溶液洗脱,正己烷定容。
(4)将定容样品溶液用气相-质谱进行分析测试,测得样品的色谱峰;
(5)将测得的色谱峰与各已知药物的标准色谱峰对照,确定所检出药物的名称。
上述步骤(3)所说固相萃取柱为自制的拟除虫菊酯类的免疫亲和萃取柱。
本发明采用空白土壤样本用石油醚-乙醚提取,磷酸盐缓冲液(PBS)溶解,自制备免疫亲和柱净化;环境水用磷酸盐缓冲液(PBS)调节pH值后利用免疫亲和柱净化。该方法专一性强、操作简单、检测低限低,土壤和环境水检测低限分别可达到20μg/kg和5μg/L。该方法为治理环境污染,制定相关行业及国家标准提供了参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土壤和环境水样品中拟除虫菊酯类残留检测
称取2g空白土壤样本,置于30mL离心管中,静置1h后,进行提取。加入石油醚-乙醚(1∶1,v/v)6mL。涡旋1min后进行超声水浴提取10min。离心(4000rpm,6min)收集上清液,重复提取一次,合并上清液,在45℃下旋转蒸发至至干,采用5mL甲醇复溶,移出溶液,离心后用20mL磷酸盐缓冲溶液(PBS)稀释,等待IAC净化。准确量取水样本100mL,过滤后,用磷酸盐缓冲溶液(PBS)稀释1倍,等待IAC净化。
将IAC柱用20mL PBS平衡后,上样,在重力作用下流出;然后进行淋洗,淋洗溶液是含有0.2M的NaCl-PBS-20%甲醇溶液,淋洗体积为20mL;最后用4mL甲醇溶液洗脱,并收集洗脱液;使用20mL水和15mL PBS溶液对IAC柱再生,最后将柱保存在4℃于0.01%叠氮钠-PBS溶液中。
将收集的洗脱液在氮气流下吹干,溶解于1mL环己烷溶液中,用GC-MS进行检测。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典型条件:
Varian GC 3800-Varian Saturn 2000,;
毛细管色谱柱:VF-5ms column(30m×0.25-mm I.D.,0.25-μm,Varian)
载气:高纯氦,>99.999%,流速为1mL/min
升温程序和进样口温度同1.3.1.
离子阱:温度是220℃
传输线温度:260℃
岐盒温度:45℃
倍增器电压:1750v
灯丝电流:50mA
扫描方式:MS/MS
表1、6种菊酯类药物的质谱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未经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与食品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37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甲壳素制备高黏度壳聚糖的方法
- 下一篇:无篮框杀菌罐的输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