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生香的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2489.3 | 申请日: | 2011-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3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杨金庆;杨雪艳;杨兰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金庆 |
主分类号: | A61L9/013 | 分类号: | A61L9/013;A01N65/08;A01N65/40;A01N65/06;A01P1/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王苑祥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生香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卫生香的制备工艺,利用天然芳香植物:香柏粉、中草药及天然香料,再加入植物粘合剂、填料等辅料而制成的香制品,该类制品广泛适用于卧室、宾馆、医院、卫生间、走廊等室内环境。
背景技术
空气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但污秽的空气则有碍于健康,甚至引起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室内的空气污染治理越来越被重视,并被提到人们生活的议事日程上来,污浊的空气充斥着细菌,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情绪,对净化空气的渴求也是与日俱增。人们希望生活在一个无细菌的清香宜人的干净空气中。目前市场上的空气净化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类,一种是采用紫外线和多种消毒剂的喷洒和熏蒸,这此方法虽然具有良好的消毒效果,但紫外线和消毒剂对人体均有一定的毒性,而且其效果受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同时需在无人的环境中进行,这就给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许多不便。还有一种就是空气清新、清香剂之类的化学制剂产品,此种产品虽然有一定的香化空气的作用,但是基本上没有杀菌消毒的功效。而且使用这种化学制剂产品,本身又会对空气造成二次污染,对人体健康不利。人们都期待着一种能净化空气、改善室内环境,且无毒副作用的天然绿色产品问世。尤其是对室内空气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现有技术中的香类制品对其的抑制不具有很好的功效,致使人们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
目前国内香业市场主导产品是各种品牌的卫生香,而且主要倾向于国内外的民俗、民风和宗教仪式以及佛教、居士等各界人士的市场需求。但在市场调研中发现,更多的人群,在更多的场合则更迫切需要既能静心安神驱除邪味,又能消毒净化空气,改善室内环境的多功能卫生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卫生香的制备工艺,利用天然植物香柏粉、中草药或香料为有效成分的卫生香制品,该类产品形态可分线条型、盘型、圆型、方型、工艺型等各种形状。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卫生香的制备工艺,包括配料、粉碎、加水搅拌、定型、干燥以及包装工序,关键是:所述的制备工艺的步骤包括:
a、以香料为基料,按照以下配方及其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料:
香料: 5~20%,
粘合剂: 5~30%,
香柏粉: 30~50%,
纯天然植物中草药: 20~30%;
b、将上述配料粉碎后加水进行搅拌形成浆料,配料的总重量与水的比例为:1:(1~1.2);
c、将上述浆料放入制香成型机中进行定型、干燥,及包装工序。
本发明是在传统的卫生香制作工艺中,调制配料时在以香料为基料的同时,增加了具有抑制、杀灭病菌的香柏粉、及芳香中草药,例如:青木香、菖蒲、定风草、黑角沉等芳香中草药,再加入辅料植物粘合剂而制成的香制品,不仅具有传统卫生香改善室内空气异味,避疫,静心舒适,而且具有抑制、杀灭病菌、净化空气、香味纯正、气味宜人的功效,尤其是对室内空气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杀灭率为99.0%,现场应用对空气中的自然菌清除率为90%。消毒作用明显,药源广泛,使用安全的香柏粉、中草药或天然香料,粉碎至所需细度,一般在60目以上。在加工过程中物料温度应控制在200℃以下,所得中草药或天然香料粉碎原料应防潮、避光保存,以上述加工工艺取得的中草药或天然香料为原料,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卫生香制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卫生香的制备工艺,包括配料、粉碎、加水搅拌、定型、干燥以及包装工序,关键是:所述的制备工艺的步骤包括:
a、以香料为基料,按照以下配方及其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料:
香料: 5~20%,
粘合剂: 5~30%,
香柏粉: 30~50%,
纯天然植物中草药: 20~30%;
b、将上述配料粉碎后加水进行搅拌形成浆料,配料的总重量与水的比例为:1:(1~1.2);
c、将上述浆料放入制香成型机中进行定型、干燥,及包装工序。
上述的纯天然植物中草药是青木香,或是菖蒲,或是定风草,或是黑角沉,或是其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成的混合中草药。
在粉碎工序中将纯天然植物中草药的颗粒细度控制在60目以上,优选60~150目。
在粉碎工序中将香料的颗粒细度控制在60目以上,优选60~15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金庆,未经杨金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24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