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动白光LED的电流检测IC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1347.5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0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吴贵能;李秋俊;杨安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挽澜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G01R1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地址: | 40006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白光 led 电流 检测 ic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驱动电路的电流检测技术,具体为一种驱动白光LED的电流检测IC。该电流检测IC可以防止流经LED的电流过大,从而大大减小LED光衰,并提高整个LED灯具的寿命。
背景技术
LED是符合环保理念的高效绿色光源,因此被业界看作是未来替代传统照明的潜力商品。众所周知,LED的发光强度由流过LED的电流大小确定,如果假设将N颗(N≥2)LED串联,当流过该串联支路的电流等于LED的额定电流ILED时,这时整个串联支路的电压为 ,(VFi为第i颗LED在其额定电流下的正向电压),VFi通常为3.1~3.3V。因此N颗LED串联以后的端电压VNLED一定各不相同,当M条LED的串联支路并联时,VNLED最小的那条支路电流最大,VNLED最大的那个支路电流最小,当这两条支路电压差异较大时(这种情况在实际生产时难以避免),因LED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指数关系,这两个支路的电流将极度不均衡,最大电流支路的LED发热严重,LED正向电压的负温度特性又会使该支路的VNLED进一步减小,这会加重该支路的电流进一步增加,因此这一支路的LED光衰将会明显加重,从而影响整个灯具(珠)寿命。为了避免发生这种现象,就要控制每条并联支路的电流不超过LED的额定电流,因此需要配置检测电流的IC。
在目前市场上,通常采用型号为 TL431的电压基准IC来检测LED电流,其电路原理结构图和符号分别如图1(A)、(B)所示,其应用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参见图2,这种电路中,R1取样的是LED灯组的总电流MILED(M为并联支路数),R3取样的是输出电压,R1与R3两端的电压之和与TL431输出的基准电压VREF(约为2.5V)进行比较,当这个电压超过VREF时,光耦U1导通,其发出的信号反馈到变压器次级控制电路,使其减小输入功率从而达到恒流的目的。这里将电阻R1和电阻R3电压叠加的目的是减小取样电阻R1的功耗以提高电源效率。由于当整个灯组开路时输出电压上升,R3两端电压上升,U1导通,因此这种结构的优点是R3可以起到对整个LED灯组开路时的保护作用,但是,这种电路结构却有明显的缺陷:
1、当所有LED都正常发光时,因采样检测的是LED灯组的总电流MILED,故整个灯组的电流是恒定的,但如前面所述,每条支路的电流是不均衡的,如电流差异较大,电流最大的支路的LED光衰将非常严重。
2、即使正常时各支路的电流差异较小,若某一支路的一颗或多颗LED发生短路失效(白光LED最常见的失效)时,整个并联灯组的电压将会下降,从而导致R3上的电压下降,这将导致整个LED灯组的总电流明显上升,上升的电流会加剧这条支路LED的失效,并使得灯具寿命大大缩短。
3、若某一支路LED发生开路失效,由于整个灯组的电流保持恒定,本应流过开路支路的电流会分摊到正常工作的支路,这样剩下所有支路的LED电流都会超过其额定电流,造成灯珠光衰明显加重,也将缩短灯珠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保障并联LED灯组中各条支路都工作在额定电流下,并且还能对整个灯组形成保护的驱动白光LED的电流检测I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挽澜,未经韦挽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13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