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滤波装置、基站系统及频率通道的切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61113.0 | 申请日: | 2011-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226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发明(设计)人: | 石晶;方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 | 分类号: | H01P1/20;H04W88/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滤波 装置 基站 系统 频率 通道 切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滤波装置、基站系统及频率通道的切换方法。
背景技术
在基站系统中,滤波器可以是基站系统的射频单元的一部分。滤波器可以使有用信号通过,对干扰信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滤波器通常包含多个谐振腔,每一个谐振腔中的谐振器是具有频率选择性的结构单元。谐振腔对于特定的频率点的信号损耗较小,对除特定频率点以外的频率点的信号损耗较大。一个谐振腔与一个谐振器组成滤波器的一个滤波单元。通常使用多个这样的滤波单元的组合,使整个滤波器具有滤波特性。
在基站系统中,小型化和低成本的需求要求共用系统部件,带来了很多系统指标实现的新问题。目前,宽频带功率放大器、双通道滤波器和宽频天线的组合系统在双频通道工作回退到单频通道工作的场景,会导致该单频通道的信号发射带外杂散在没有抑制的情况下通过另一通道传播至天线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滤波装置、基站系统及频率通道的切换方法。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滤波装置,包括:至少一个谐振腔,该至少一个谐振腔的每一个内包括一个谐振器,该滤波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个接地探针,该至少一个接地探针配置于上述滤波装置内,上述至少一个接地探针为导体,与电气地相连,当上述至少一个接地探针的任意一个伸入上述至少一个谐振腔的任意一个内与谐振器接触或接近时,上述滤波装置被关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与电气地相连的接地探针接触或接近谐振器来短路或者扰动包含该谐振器的谐振腔,对该滤波装置的输入信号的输出进行抑制,最终达到关闭该滤波装置的效果。当该滤波装置与其它多个滤波装置组合在一起使用时,当该滤波装置被关闭时,其它滤波装置的信号的杂散不会通过该滤波装置传播至天线口。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系统,该基站系统包括:主单元,和至少一个射频单元,该主单元与上述至少一个射频单元通过光纤连接,该射频单元还包括:多通道滤波器,该多通道滤波器包括至少两个上述的滤波装置,该至少两个滤波装置并联。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基站系统的多通道滤波器关闭或打开至少两个上述滤波装置的任意一个的组合,该多通道滤波器所关闭的滤波装置不会通过其他滤波装置的输入信号杂散,从而可以实现基站系统的频率通道的切换。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频率通道的切换方法,该方法中,关闭或打开上述基站系统的至少两个滤波装置中的任意一个的组合,从而实现频率通道的切换。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基站系统的射频单元配置多通道滤波器关闭至少两个上述滤波装置的任意一个的组合,该多通道滤波器所关闭的滤波装置不会通过其他滤波装置的信号杂散,从而实现基站系统的频率通道的切换。
附图说明
图1(A)为基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基站系统中部分射频单元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一提供的滤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A)至图3(E)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二提供的滤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A)和图4(B)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提供的滤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C)至图4(E)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三提供的滤波装置中谐振腔的连接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提供的基站系统的示意图;
图5(B)为本发明的实施四提供的基站系统中多通道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C)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提供的基站系统中多通道滤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基站系统中双通道滤波器的关闭通道的效果图;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五提供的频率通道的切换方法的示意图;
图8(A)至图8(C)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六提供的频率通道的切换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例如,本发明是基于分布式的基站架构为示例进行描述的,但本发明不限于实施例中描述的基站系统架构。本发明的射频单元与主单元之间是通过光纤连接的,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射频单元和主单元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传输介质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111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各色涂料标志废除后快速铲除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内存的日志信息防溢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