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三聚氰胺尾气联产液体尿素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58909.0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1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田;李日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舜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73/12 | 分类号: | C07C273/12;C07C27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300 山东省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三聚 尾气 联产 液体 尿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聚氰胺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利用三聚氰胺尾气联产液体尿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三聚氰胺企业制造三聚氰胺的基本原理是:一定压力和温度条件下,使尿素完成缩聚反应生成三聚氰胺,同时吨产品副产1800NM3左右、NH3与CO2的体积比为2/1的尾气,根据各个厂家的资源和联产条件,该尾气被用来生产氨水、液氨、碳酸氢铵、硝铵、尿素、碳酸钠和氯化铵等产品。
其中,用于生产尿素是三聚氰胺联产较好的选择,既可以处理和消耗掉大量尾气,又能为三聚氰胺提供廉价、方便、液态的尿素原料。但由于现有的尿素生产工艺缺陷,三聚氰胺尾气被加压至1.7Mpa一2Mpa压力,进入尿素“中压圈”系统进行吸收、液化时,受甲铵液含水量制约,而不能大量吸收这种尾气,如果加大吸收量,就需要提高甲铵液的水含量,这将会造成尿素合成塔内的水碳比偏高,使反应转化率下降,生产状况恶化。因此,目前的利用只能局限于小规模尾气上,即尿素装置产能大,尾气利用量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改造甲铵液吸收、制备的工艺路线,保证尿素装置能够大部分或全部消化吸收掉三聚氰胺尾气,使尿素和三聚氰胺装置形成完整的循环产业链,让液尿工序变成三聚氰胺的原料工序和尾气处理工序,降低三聚氰胺的产品能耗和生产成本,提高尿素、三聚氰胺联产的合理性和产品的竞争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在尿素合成的中压图内,由原来的一级吸收增加为二级吸收,第二级吸收是根据尾气量的不同,选择比第一级压力稍高的工作压力,一般工作压力范围为1.6Mpa-18Mpa之间,可保证在低水碳比的情况下完成“中压圈”内一级吸收来的甲铵液在二级吸收塔内对三聚氰胺尾气的吸收。
经冷却、降温的一段分解气在1.6Mpa-1.8Mpa、100℃-130℃的条件下,从一段一级吸收塔底部进入,与稀甲铵泵送来的25℃-30℃的甲铵液和液氨缓冲罐来的30℃-40℃的回流氨逆流鼓泡接触,温度降至45℃-50℃后从塔顶排出,甲铵液温升至94℃-96℃从塔底部排出。
三聚氰胺尾气经尾气压缩机加压至1.8Mpa-5.4MPa,150℃进入一段二级吸收塔底部,与一段一级吸收塔底部出来经甲铵泵送来的1.8MPa-5.6Mpa、94℃-96甲铵液逆流鼓泡接触,绝大部分三胺尾气被吸收变为甲铵液,极少量不凝气从塔顶出来经一段一级吸收塔进一步吸收后,去惰性气洗涤塔。
塔底部出来的甲铵液温度升至120℃-150℃,经甲铵泵加压至13Mpa-20Mpa送人尿素合成塔底部,与底部进入的液氨混合并反应生成液体尿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由原来的一级吸收增加为二级吸收,可保证在低水碳比的情况下完成“中压圈”内一级吸收来的甲铵液在二级吸收塔内对三聚氰胺尾气的吸收。本发明可实现部分或全部三聚氰胺尾气联产液体尿素,而不再受“大尿素、小尾气”的制约,构成液尿-三聚氰胺-三胺尾气-液体尿素完整的产品链,既消耗了生产“废气”,又为三聚氰胺提供了方便、廉价的生产原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三聚氰胺-尿素联产的尾气吸收流程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三聚氰胺-尿素联产的尾气吸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经冷却、降温的一段分解气在1.7Mpa、120℃的条件下,从一段一级吸收塔底部进入,与稀甲铵泵送来的40℃的甲铵液和液氨缓冲罐来的38℃的回流氨逆流鼓泡接触,温度降至50℃后从塔顶排出,甲铵液温升至95℃从塔底部排出。
三聚氰胺尾气经尾气压缩机加压至3MPa,150℃进入一段二级吸收塔底部,与一段一级吸收塔底部出来经甲铵泵送来的3.3MPa、95℃甲铵液逆流鼓泡接触,绝大部分三胺尾气被吸收变为甲铵液,极少量不凝气从塔顶出来经一段一级吸收塔进一步吸收后,去惰性气洗涤塔。
塔底部出来的甲铵液温度升至120℃,经甲铵泵加压至19Mpa送人尿素合成塔底部,与底部进入的液氨、二氧化碳混合并反应生成液体尿素。
实施例二:
经冷却、降温的一段分解气在1.7Mpa、120℃的条件下,从一段一级吸收塔底部进入,与稀甲铵泵送来的40℃的甲铵液和液氨缓冲罐来的38℃的回流氨逆流鼓泡接触,温度降至50℃后从塔顶排出,甲铵液温升至95℃从塔底部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舜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省舜天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89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