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枢转机构及其使用该枢转机构的支撑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51427.2 | 申请日: | 2011-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04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林裕健;林彰城;朱育辰;刘国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环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12 | 分类号: | F16C11/12;F16M11/20;F16M11/18;F16M1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机 及其 使用 支撑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枢转机构,尤其涉及一种使用寿命长且操作简单的枢转机构及其使用该枢转机构的支撑架。
背景技术
桌上型显示器通常通过具有枢转机构的底座而设置于桌面上。由于枢转机构是一个可被转动的机构,因此用户可调整显示屏幕,以得到最佳的观看角度。
然而,现有常见的枢转机构大多采用扭力铰链或齿轮,在使用上不但容易磨损元件,且其通常仅能转动至特定角度,会有预设角度的限制,对使用者来说相当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且操作简单的枢转机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且操作简单的支撑架。
本发明提出一种枢转机构,适于配置在基座上,而此枢转机构包括致动盘、至少一个软性转动元件、转盘以及位移调整元件。致动盘配置于基座上,且致动盘具有第一盘面、第二盘面以及至少一个贯孔。贯孔贯穿第一盘面与第二盘面。软性转动元件设置于至少一个贯孔内,并突出于第一盘面与第二盘面,且可以在贯孔内转动。转盘相对致动盘的第一盘面而配置。位移调整元件具有可相对移动的调整件与固定件,致动盘与转盘设置于调整件与固定件之间,且调整件穿设于致动盘与转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枢转机构还可包括限位盘以及配置在基座上的固定壁,限位盘配置于致动盘与固定壁之间,且限位盘具有第三盘面以及第四盘面,其中第三盘面相对于致动盘的第二盘面。第四盘面相对于固定壁。调整件还具有可抵靠第三盘面的套筒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枢转机构还可包括至少一个套管及至少一个定位柱。套管配置于上述基座的固定壁上而相对上述限位盘的第四盘面。定位柱则配置于限位盘的第四盘面上而套设至套管内。在其它应用上,上述套管也可以配置于限位盘上,而定位柱配置于基座的固定壁上而相对限位盘。。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枢转机构还可进一步包括弹性元件,配置于限位盘与固定壁之间。举例来说,此弹性元件可以是压缩弹簧。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软性转动元件包括软性滚珠或软性滚柱。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软性转动元件的材质包括橡胶或塑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调整件为具有头部的螺丝,且头部的外形为六角形或多角型,或头部具有一字凹槽或十字凹槽,或头部为上述外形与上述凹槽的组合,而固定件为螺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调整件是以螺锁的方式套设于固定件。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使用该枢转机构的支撑架,其包括上述枢转机构以及承载座,枢转机构枢接于枢转机构的基座与承载座之间,其中,枢转机构可带动承载座相对枢转机构的基座转动,或通过枢转机构的位移调整元件,使枢转机构的一些软性转动元件与枢转机构中的转盘产生摩擦力而达成锁固。
本发明枢接机构及其使用该枢转机构的支撑架通过转盘或限位盘施予软性转动元件的摩擦力来锁定转盘的转动,以固定承载座相对基座的倾斜角度。由于软性转动元件具有可挠性,与刚性元件相较之下不易磨损,因而可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此外,当转盘或限位盘远离致动盘而未接触到软性转动元件或不受其摩擦力影响时,转盘可带动承载座做无段式转动,因此使用者可依据实际需求任意调整承载座相对基座的倾斜角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支撑架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在锁定状态下的局部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在可调状态下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枢转机构及其使用该枢转机构的支撑架其具体实施方式、方法、步骤、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环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环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环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514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毛布抽条抗单复合面料
- 下一篇:一种防水印花四面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