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用型烙铁头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8282.0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08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洋 |
主分类号: | B23K3/02 | 分类号: | B23K3/0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用 烙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用型烙铁头。
背景技术
烙铁头是焊接领域常用工具之一,应用范围广、消耗数量大。在制作烙铁头的材料中,由于铜的热导率大,在金属中仅次于银,因此现有大部分的烙铁头都以铜作为基体,但铜在高温情况下易被氧化,易受到液态焊锡的侵蚀且容易变形,所以高质量的烙铁头会在铜外部覆盖有保护层。铁或铁合金不易变形并且对焊锡有浸润性,因此常用于铜的表面起保护作用,铁层的质量及厚度将直接决定烙铁头的使用寿命,但由于铁的热传导性较差,铁层的厚度不能无限制地增加而只能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为了追求良好的导热性能,增大回温速率,现阶段烙铁头的设计越来越倾向于减小加热芯与烙铁头工作部分的距离,导热距离地的减小能够有效地改善导热效果。
但现有的烙铁头仍存在以下几点弊端:1)随着烙铁头在使用中消耗,烙铁头局部铁层损坏,哪怕仅有微小区域,以此处为基点铜基体快速形成穿孔,烙铁头便报废无法继续使用;2)为了提高导热性能,加热芯与烙铁头前端工作部分的距离很小,一旦铜基体烧穿,加热芯很容易受到热焊锡侵蚀,造成加热芯损坏的严重损失,浪费资金。
因此,需要一种更为耐用且能够有效保护加热芯的烙铁头,进而减少焊接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用型烙铁头,该烙铁头在铜基体外设有一层不沾锡保护层,该保护层能够有效保护烙铁头的铜基体,进而提高烙铁头的使用寿命,降低加热芯被热焊锡侵蚀而损坏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耐用型烙铁头,包括铜基体,所述的铜基体外设有不沾锡保护层,不沾锡保护层外设有铁层,所述的不沾锡保护层的厚度范围为2~30μm。
所述的铁层外工作区设有锡保护层;非工作区镀有铬层或依顺序镀有镍层和铬层。
所述的不沾锡保护层为铬或铬合金或耐高温导热漆。
所述的不沾锡保护层采用电镀、化学镀或喷涂的其中一种方式直接设置在铜基体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烙铁头在铜基体外设有一层不沾锡保护层,当烙铁头铁层局部损坏后热焊锡不会立即侵蚀铜基体,仍继续消耗损坏点周围铁层,同时铁层破损后不沾锡保护层暴露出来,直接接触被焊物体,操作者在焊接过程中会有一种滑顺感,预示其所使用烙铁头的不沾锡保护层已经暴露,警示烙铁头接近损耗极限,提醒操作者及时更换,因此,不沾锡保护层能够有效保护烙铁头的铜基体,进而提高烙铁头的使用寿命,降低加热芯被热焊锡侵蚀而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铜基体外全部覆盖不沾锡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铜基体外工作区部分覆盖不沾锡保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孔 2-铜基体 3-不沾锡保护层 4-铁层 5-锡保护层 6-镍层 7-铬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耐用型烙铁头,包括铜基体2,铜基体2外全部覆盖有不沾锡保护层3,不沾锡保护层3外设有铁层4,所述的不沾锡保护层3的厚度为10μm,铁层4外工作区设有锡保护层5来防止铁层4氧化生锈;非工作区依顺序镀有镍层6和铬层7,镍层6能够防腐蚀,铬层7既增加了表面光泽度,又有效的限制了工作区,不沾锡保护层3为金属铬,不沾锡保护层3采用电镀的方式直接设在铜基体2表面,在使用时加热芯插入烙铁头内孔1中。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一种耐用型烙铁头,包括铜基体2,铜基体2外工作区部分覆盖有不沾锡保护层3,既能够有效保护铜基体2,成本又较为低廉,不沾锡保护层3外设有铁层4,所述的不沾锡保护层3的厚度为15μm,铁层4外工作区设有锡保护层5来防止铁层4氧化生锈;非工作区依顺序镀有镍层6和铬层7,镍层6能够防腐蚀,铬层7既增加了表面光泽度,又有效的限制了工作区,不沾锡保护层3为金属铬,不沾锡保护层3采用电镀的方式直接设在铜基体2表面,在使用时加热芯插入烙铁头内孔1中。
为了验证本发明对延长烙铁头使用寿命所产生的作用及对烙铁头导热性能的影响现进行以下三种测试:
采用PUD121无铅焊台,K型OMEGA热电偶,测量点焊接在烙铁头沾锡线上1mm处,焊锡采用ASAHI公司生产的Φ1.0mm无铅焊锡丝,温度采集系统为QSS-3000专用温度测试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洋,未经刘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82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器玻璃运输用水平叠层支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深孔焊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