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垫床的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7641.0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3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吴上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上能 |
主分类号: | A61M39/22 | 分类号: | A61M39/22;A61G7/05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陈践实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垫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气垫床的控制阀,尤其是一种有泄压与气流检测功能的充气式气垫床的控制阀。
背景技术
一旦人体因为疾病导致长期躺卧在病床上时,往往会因为人体体重长时间压迫,造成人体与床面接触的部位因为长时间血液循环不良,而有组织坏死的褥疮现象。为避免病人得褥疮,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病人躺卧交换充气式气垫床,该种交换式气垫床中区分有可交换充气与排气的气囊条,利用气体交换充、排气,可对病人身体达到交替且暂时不接触的减压作用,借此降低褥疮发生的机率。
气垫床的现有控制阀9,如图1,其结构中包括有进气管91、压力袋92、两开关推动板93与三叉管94。其中,当空气进入压力袋92后,若空气饱和,能将压力袋92撑大,借此推动两侧的开关推动板93位移,以使感应开关产生感应;但,传统压力袋92式结构,受限于材质与结构因素,常常有动作不确实、影响感应结果的困扰。再者,现有控制阀9都必须配组三叉管94,其整体功效、组装便利与成本降低等方面,都存有改进与提升的空间与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气垫床的控制阀,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阀,其专供应用于充气式气垫床前端供气设备处。其将空气泵浦所产生的空气输入后,除具有感应作用外,更兼具有泄压功能,可使输出的空气压力合乎所需的设定范围。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的内容为:结构主要由第一本体、膜片、第二本体、感应装置与泄压装置所组成。
该第一本体,内部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空间、第一气室、第二气室和第四气室;另,第一本体外部设置有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其中,第一管体与第一气室连通,第二管体与第二气室连通;又,第一本体的第四气室外缘设有独立的第三气室,第三气室内部与第三管体连通;另该第一本体内侧缘边设有凹槽。
该膜片,夹置于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内部间,膜片由主膜体和延伸体组成,主膜体呈圆形,对应设置于第一空间内侧;延伸体上设有穿孔,穿孔的位置对应于第四气室;延伸体接近外端缘另设有孔洞,孔洞的位置对应至第三气室;又膜片周围设有压合环体,压合环体对应置放于第一本体的凹槽处。
该第二本体,内侧缘边设有凹槽,凹槽可配合第一本体的凹槽,使膜片夹置于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后呈现密合关系;第二本体内部对应于第一本体的第一空间设有第二空间,且该第二空间内组设有感应装置;另,第二本体设置有泄压管体,该泄压管体内部组设有泄压装置,其可调整压力;又泄压管体与一泄压空气排流管适当连通,超压的空气得以由此流出。
前述感应装置,具体可由微动开关实施,其具有触发部,该触发部面对膜片的主膜体,当第一空间因有空气进入时将推动主膜体形变位移并碰触触发部,以使感应装置检测到有空气进入且饱和,将发出电子信号。
前述泄压装置,具体包括有阀体、弹性元件、中心柱、固定套与调整栓,利用旋动调整栓,可改变阀体和弹性元件的位置,以决定泄压的压力。
前述第一管体,侧边更预设有与其呈垂直关系的第一副管体;且,该第二管体,侧边也预设有与其呈垂直关系的第二副管体;本发明实施时,可依需要选择第一管体或第一副管体、第二管体或第二副管体,目的在于提升配管的顺畅度与便利性,避免管路的弯折。同理,该泄压空气排流管内部与第二本体的第五气室连通,第五气室通过膜片的孔洞得以与第三气室连通,且第三气室与第三管体连通,实施时,可依需要选择泄压空气排流管或第三管体为泄压空气的输出。
本发明具体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功能整合性复合式的气垫床的控制阀,改善现有控制泄压结构分散设置的缺点,能有效提升组装速度与准确性,增进产品配置整齐度与维修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控制阀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组合外观图。
图3:为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本体的气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膜片受气流推动使感应装置运作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超压空气进行泄压的示意图。
其中:
1-----第一本体 11----第一管体 111---第一副管体
12----第二管体 121---第二副管体 13----第三管体
14----第一空间 141---第一气室 142---第二气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上能,未经吴上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76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