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酸盐岩油藏等效模型的裂缝-基质渗透率级差判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7342.7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7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自明;袁迎中;严文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盐 油藏 等效 模型 裂缝 基质 渗透 级差 判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酸盐岩油气藏等效介质数值模拟的裂缝-基质渗透率级差判别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常规数值模拟方法主要适用于构造、储层介质、流体分布简单的油气藏。而碳酸盐岩油气藏储层通常是由裂缝(洞)与基质孔隙组合而成,储层介质、流体分布十分复杂。理论上,采用双孔双渗介质渗流模型是描述碳酸盐岩储层渗流方式的最佳选择。当裂缝与基质间的渗透率级差适中且网格数较少时,双孔双渗模型可以顺利实现油气藏历史拟合,但对于大量现实存在的复杂介质碳酸盐岩油气藏,储层类型多样、裂缝与基质搭配关系复杂、渗透率级差变化大、油气水关系复杂、压力分布变化大、模拟区块大、生产史复杂,采用传统的双孔双渗介质模型进行油气藏数值模拟要么运算速度极其缓慢、拟合精度很低,要么根本无法完成运算,导致油气藏开发指标预测失真而影响开发方案的科学性。
已有的技术在选择碳酸盐岩油气藏等效介质数值模拟模型时,往往根据经验人为选择,并没有科学的渗透率级差判别标准,生产历史拟合精度很低或根本无法完成运算,严重影响开发指标预测的准确性及开发方案的科学性。欲实现复杂碳酸盐岩油气藏高效率、高精度的历史拟合和较准确开发指标预测,需要创立油气藏裂缝-基质渗透率级差判别方法,在不同裂缝-基质渗透率级差水平下,将油气藏双孔双渗介质模型进行合理等效简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碳酸盐岩油藏等效模型的裂缝-基质渗透率级差判别方法,本发明能够快速实现储层类型多样、裂缝与基质搭配关系复杂、渗透率级差变化大、油气水关系复杂、压力分布变化大、模拟区块大、生产史复杂等各类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历史拟合和方案预测。
一种碳酸盐岩油藏等效模型的裂缝-基质渗透率级差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等效裂缝单一介质数值模拟的裂缝-基质渗透率级差判别:
对于裂缝-基质渗透率级差Kf/Km大于500倍以上且原油主要存在于断裂系统的裂缝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在数值模拟过程中,忽略基质中的流动以及基质与裂缝之间的流体交换,将双孔双渗模型等效为裂缝单一介质模型;
b、等效基质单一介质数值模拟的裂缝-基质渗透率级差判别:
对于裂缝-基质渗透率级差Kf/Km小于3~5倍的孔隙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在数值模拟过程中,忽略裂缝中的流动以及基质与裂缝之间的流体交换,将双孔双渗模型等效为基质单一介质模型;
c、等效双孔单渗数值模拟的裂缝-基质渗透率级差判别:
对于裂缝-基质渗透率级差Kf/Km为15~500倍的裂缝-孔隙型碳酸盐岩储集层,在数值模拟过程中,忽略基质中的流动,考虑基质与裂缝之间的流体交换,将双孔双渗模型等效为双孔单渗模型;对于裂缝-基质渗透率级差为5~15倍的油藏,等效为双孔双渗或双孔单渗模型。
所述裂缝单一介质模型的等效过程为,根据裂缝-基质渗透率级差Kf/Km判别标准选择模型,忽略基质中的流动以及基质与裂缝之间的流体交换,然后对模型进行历史拟合计算,实现等效。
所述裂缝渗透率建模方法为:以储层裂缝空间分布和试井测试渗透率为基础,建立裂缝空间各点分布可信度与各井点试井渗透率之间的定量关系,据此推演出整个储层裂缝渗透率在空间各点的定量分布场,从而建立了与裂缝分布直接相关的渗透率分布场,实现了等效裂缝单一介质模型的渗透率建模。
所述等效裂缝单一介质数值模拟的裂缝-基质渗透率级差判别中,忽略基质传导率的参数团 ,忽略基质-裂缝流体交换的参数团:, 忽略基质中累积项的参数团:,于是有, ,其中,,这样就将双孔双渗模型等效成裂缝单一介质模型。
所述基质单一介质模型的等效过程为,根据裂缝-基质渗透率级差Kf/Km判别标准选择模型,忽略裂缝中的流动以及基质与裂缝之间的流体交换,然后对模型进行历史拟合计算,实现等效。
所述等效基质单一介质数值模拟的裂缝-基质渗透率级差判别中,忽略基质-裂缝流体交换的参数团:,将裂缝中的传导率项和累积项的贡献合并进入基质中,并对系数整理后有 , ,其中,,,为裂缝和基质系统总的压缩系数;这样就将双孔双渗模型等效成基质单一介质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73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湿地沉积速率测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较宽亮度范围的侧背光亮度采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