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7255.1 | 申请日: | 2011-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6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仲崇琳;李延忠;杨美林;许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仲崇琳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5/14;A61P1/16;A61K35/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乳腺 增生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中药,尤其是指能疏肝理气,调冲和血,化痰散结的药物组合物。
背景技术
乳腺增生病是以周期性乳房胀痛,乳房肿块为临床特点的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好发于25~50岁的育龄妇女,未婚女子和男子亦有发生。是乳房部的一种非炎症性疾病,在中医学中属“乳癖”范畴。又称“奶脾”、“奶积”。祖国医学认为肝失疏泄,冲任失调而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痰凝结聚而成乳癖。《疡科心得集》云:“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此名乳癖”。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病原因是内分泌紊乱,主要是雌激素分泌过多,孕激素、黄体酮分泌相对不足导致。发病率国内有报道为10%左右,而现患病率38.8%~49.3%,而且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明显高于一般妇女。乳腺增生病是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西药多主张用激素类、维生素类药物治疗,但疗效尚无确切,且副作用大,故研究一种高效、无毒的治疗药物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极有现实意义和广阔前景。
乳腺增生症临床上名称很多,如乳腺病、乳腺纤维囊性病、乳腺腺病、乳腺小叶增生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名为乳腺结构不良症,我国多数学者仍习用乳腺增生症之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该病发病率呈现上升势态。目前全国平均统计为50%,部分地区已达60%~70%。多数学者认为该病与下丘脑-垂体-卵巢-乳腺内分泌轴紊乱有关,是多种内分泌激素失调的结果,其中雌激素/孕激素比例失调使乳腺在雌激素的刺激下实质增生过度和复旧不全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腺增生症以乳痛和乳房肿块等两大主症为主要临床表现。早期病变(即乳痛症和小叶增生)的疼痛非常明显,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到腺病性增生则疼痛减轻而肿块出现。发展到囊性增生,则疼痛几乎消失而肿块凸现。因此,我们按其临床表现将增生分为疼痛型、肿块型和中间型。三型按病变程度由轻到重的排列,依次为疼痛型→中间型→肿块型。在病理变化上分别相当于乳痛症或乳腺小叶增生期,腺病增生期及囊性增生期。三型肿块的明显程度依次增加,与肿瘤的联系逐渐密切,但疼痛程度依次减轻。乳痛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早期病变的表现,而从乳腺增生症与癌变的关系来说,它实际上是一种“安全”信号,即疼痛越明显者,离癌变越远。肿块是乳腺增生症最主要、最关键的体征,多为片状或块状结节,前者较弥漫而软,后者稍局限而韧实,到后期其质硬且有轮廓者应高度警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物,该药体现中医配伍理论的特点,针对腺增生症以乳痛和乳房肿块等两大主症,着眼于消除肿块。
本病主要因情志内伤,肝郁湿热痰凝,气滞血淤或冲任失调所致。方中君药选用柴胡,性开散而疏泄,为疏肝解郁之要药。郁金行气解郁,凉血破瘀,味辛从阳,主行散,入气分,能解无形之气郁;味苦从阴,主降泻,入血分,故能破有形之血瘀,为肝郁不解,气血郁滞,乳房胀痛之主药。《本草备药》载郁金:“行气,解郁;泄血,破瘀。凉心热,散肝郁,治妇人经脉逆行。”君药二味,一气一血,气血同治,行气活血,解郁止痛,臣药选用赤芍,取其味酸入肝,缓急止痛,柔养刚脏,行血中之滞。夏枯草性善走窜,长于通达经络,能软坚散结,化痰消肿。《神农本草经》谓夏枯草:“主寒热,瘰疬,鼠瘘,头疮,破癓,散瘿结气,脚肿湿痹。”香附功能疏肝理气,与柴胡,郁金相配,以助疏肝理气解郁之功。臣药三味、疏肝理气,软坚散结。佐药选用橘核理气散结止痛,《本草备要》:“行肝气,消肿散毒”。丹参清热凉血,滋阴解毒。《本草求真》:载丹参:“入心包络破瘀一语,已尽丹参功效矣。然有论其可以生新安胎,调经除烦,养神定志,及一切风痹、崩带、症瘕、目赤、疝痛、疮疥肿痛等症,总皆由其瘀去,以见病无不除。”黄芪入肺而固表虚自汗,入脾而托已溃痈疡。《本经》首言“痈疽久败,排脓止痛”。延胡索《本草求真》:“不论是血是气,积而不散者,服此力能通达,以其性温,则于气血能行能畅,味辛则于气血能润能散,所以理一身上下诸痛,往往独行功多”。海藻苦咸寒,软坚散结,消痰利水。佐药五味同用,共助君臣化痰散结之功。鹿角在大队寒凉药中温阳制阴,既避免药过寒凉伤阴,对调冲和血起反佐之功。全方用药共奏疏肝理气,调冲和血,化痰散结之功。
本发明药物组分的用量也是经过发明人进行大量摸索总结得出的,各组分用量为在下述重量范围内都具有较好疗效:
柴胡105~195份,郁金105~195份,赤芍105~195份,夏枯草140~260份,香附105~195份,橘核105~195份,丹参105~195份,黄芪105~195份,延胡索52~97g,海藻105~195份,鹿角52~97份。
优选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仲崇琳,未经仲崇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72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息提示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光距传感装置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