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丙酸铬的合成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5027.0 | 申请日: | 2011-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1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立升;周中杰;蒋敏捷;段曼;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53/122 | 分类号: | C07C53/122;C07C51/4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丙酸 合成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丙酸铬的合成工艺。
技术背景
目前丙酸铬的合成工艺主要有以下几个:
1.以重铬酸钾、丙酸、葡萄糖为原料,配料比为:重铬酸钾∶丙酸=1∶6(摩尔比),重铬酸钾∶葡萄糖=5.8∶1(质量比),在120~135℃下反应3h。
2.以重铬酸钾、丙酸、丙二醇为原料,配料比为:重铬酸钾∶丙酸∶丙二醇=116.58∶499.73∶33.55(质量比),在120~135℃下反应3h。
3.以重铬酸钾、丙酸、水、亚硝酸钠为原料,配料比为:重铬酸钾∶丙酸∶水∶亚硝酸钠=22.05∶140∶60∶16.05(质量比),在10~16℃下反应2h。
这三个工艺的收率都不高,且原料成本高、污染严重,不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有剧毒的六价铬残余。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污染严重、生产工艺复杂、收率低、工业化生产成本高、原料毒性大的问题。
本发明包括氢氧化铬的合成、丙酸铬的合成和精制三个步骤:
(1)将硫酸铬、氯化铬、硝酸铬或磷酸铬任意一种加入质量浓度不高于10%的氢氧化钠溶液到中,搅拌至溶液呈无色,过滤,取滤饼洗涤,得到氢氧化铬;
(2)将2~5倍摩尔比的丙酸加入到氢氧化铬中,在100~130℃回流反应1~3小时,过滤,浓缩,得粗品丙酸铬;
(3)在粗品丙酸铬中加入乙醇充分溶解,过滤,取滤液浓缩,干燥即可得到丙酸铬固体。
本发明工艺路线简单,操作简便,原料易得,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产品不含剧毒六价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1.氢氧化铬的合成
量取质量分数为40%的硫酸铬溶液50mL,缓慢加入160mL质量浓度不高于10%的NaOH溶液,边加边搅拌,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干燥,得到灰绿色固体,待用。
2.丙酸铬的合成
称取氢氧化铬5.0g,放入50mL的烧瓶中,加入7.2mL的丙酸,油浴100℃回流搅拌加热1h。过滤,除去不溶物,并浓缩至稠膏状,得粗品丙酸铬,待用。
3.丙酸铬的精制包括如下步骤
在粗品丙酸铬中加入1mL无水乙醇,使其充分溶解,过滤,浓缩滤液至稠膏状,放入真空干燥箱中50℃下干燥8h,得到绿色的固体,收率为92.4%。
实施例二:
1.氢氧化铬的合成
称取六水氯化铬24.0g,缓慢加入160mL质量浓度不高于10%的NaOH溶液,边加边搅拌,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干燥,得到浅绿色固体,待用。
2.丙酸铬的合成
称取氢氧化铬5.0g,放入50mL的烧瓶中,加入7.2mL的丙酸,油浴100℃回流搅拌加热3h。过滤,除去不溶物,并浓缩至稠膏状,得粗品丙酸铬,待用。
3.丙酸铬的精制
在粗品丙酸铬中加入1mL无水乙醇,使其充分溶解,过滤,浓缩滤液至稠膏状,放入真空干燥箱中50℃下干燥8h,得到绿色的固体,收率为93.2%。
实施例三:
1.氢氧化铬的合成
称取九水硝酸铬40.0g,缓慢加入160mL质量浓度不高于10%的NaOH溶液,边加边搅拌,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干燥,得到浅绿色固体,待用。
2.丙酸铬的合成
称取氢氧化铬5.0g,放入50mL的烧瓶中,加入7.2mL的丙酸,油浴130℃回流搅拌加热1h。过滤,除去不溶物,并浓缩至稠膏状,得粗品丙酸铬。
3.丙酸铬的精制
在粗品丙酸铬中加入1mL无水乙醇,使其充分溶解,过滤,浓缩滤液至稠膏状,放入真空干燥箱中50℃下干燥8h,得到绿色的固体,收率为93.6%。
实施例四:
1.氢氧化铬的合成
称取四水磷酸铬23.0g,缓慢加入160mL质量浓度不高于10%的NaOH溶液,边加边搅拌,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2~3次,干燥,得到浅绿色固体,待用。
2.丙酸铬的合成
称取氢氧化铬5.0g,放入50mL的烧瓶中,加入7.2mL的丙酸,油浴130℃回流搅拌加热3h。过滤,除去不溶物,并浓缩至稠膏状,得粗品丙酸铬。
3.丙酸铬的精制
在粗品丙酸铬中加入1mL无水乙醇,使其充分溶解,过滤,浓缩滤液至稠膏状,放入真空干燥箱中50℃下干燥8h,得到绿色的固体,收率为93.7%。
实施例五:
1.氢氧化铬的合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50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油浸式变压器用温度控制器
- 下一篇:业务推送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