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包底吹氩供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43359.5 | 申请日: | 2011-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82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黄在强;耿彪;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72 | 分类号: | C21C7/072;B22D41/58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周宗如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包 底吹氩 供气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的冶炼,尤其涉及气体处理法精炼装置。
背景技术
钢包底吹氩处理钢水是将氩气从钢包底部吹入对钢水进行搅拌,均匀钢水成分。当前采用的钢包吹氩供气装置包括钢包车和钢包,钢包车上设置吹氩管,一端与钢包底部衔接,另一端与输氩软管连接;输氩软管盘绕在钢包车设的蝶形卷盘和钢包车轨道侧面设的张力卷筒上,钢包车前后运动时,通过蝶形卷盘和张力卷筒的收卷、放卷,输氩软管始终张紧悬挂在钢包车的一侧的半空中,不致拖地;蝶形卷盘是两片外翻的圆形钢板和圆筒轴经螺栓连接构成,输氩软管绕在两片钢板之间,由环形卡板固定。该装置存在的缺陷是:蝶形卷盘工况恶劣,两片钢板之间极易堆积钢渣,不易清理,输氩软管在其中来回摩擦,容易造成磨损或拉伤损害,更换频繁,备件消耗量大;蝶形卷盘离地面高,钢板重,输氩软管铠装后硬度大,难固定,更换输氩软管极为不便,耗时费力,更换一次耗时2-3小时,严重影响生产,维修人员站在升降车上作业还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包底吹氩供气装置,避免钢渣堆积,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消耗;拆、装、维修方便,省力省时,减少停机时间,有利于生产顺利进行,维修作业安全。
钢包底吹氩供气装置,包括钢包车、钢包、吹氩管、旋转接头、输氩软管和张力卷筒;吹氩管设在钢包车上,一端与钢包底部衔接,另一端通过软管与旋转接头输出口连接,输氩软管一端盘卷在张力卷筒上,另一端与旋转接头输入口连接,张力卷筒设在钢包车轨道一侧上方,特点是:钢包车设挡辊支架和旋转接头,旋转接头位于挡辊支架右侧,旋转接头输出口通过软管与吹氩管连接连通,旋转接头输入口与输氩软管连接连通,挡辊支架、旋转接头位于张力卷筒下方。钢包车从张力卷筒右侧向左移动,张力卷筒收卷,旋转接头右转,钢包车行经张力卷筒下方时,挡辊支架托起输氩软管,钢包车继续向左移动,张力卷筒放卷,旋转接头不再转动;钢包车从张力卷筒左边向右移动,张力卷筒收卷,当钢包车行经张力卷筒下方时,输氩软管与挡辊支架脱离,钢包车继续向右移动,张力卷筒放卷,旋转外壳左转。无论钢包车向左还是向右移动,输氩软管始终悬挂在半空中。吹氩时,氩气由输氩软管、旋转接头和吹氩管进入钢包钢水中。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挡辊支架由立柱和挡辊垂直连接,挡辊为圆筒形,两端设挡板,支撑、约束输氩软管,立柱固定在钢包车尾部一侧;输氩软管由张力卷筒引出,由挡辊支架导引与旋转接头连接。挡辊支架的设置目的是保证输氩软管长距离不致拖地。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旋转接头由旋转接头本体和底座连接构成,旋转接头本体由固定轴、旋转外壳、轴承、密封及端盖构成,固定轴内设两路氩气通道,分别接至两个旋转外壳,每个旋转外壳和固定轴由轴承及密封件连接,端盖与外壳连接,用于定位和紧固旋转外壳;每个旋转外壳和固定轴接口处设置管接头,用于连接输氩软管;底座由底板、侧板、卡套构成,旋转接头固定轴由卡套、对穿螺栓螺母固定在底板上,底座固定在钢包车上。侧板设法兰孔,与旋转接头固定轴上焊接的法兰连接,限制旋转接头固定轴旋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是:构思新颖,结构紧凑、合理,不堆积钢渣,使用安全可靠;避免钢渣损坏输氩软管,使用寿命大大延长,降低备件消耗,减少维修次数,拆、装、维修方便,省力省时,更换一次输氩软管仅用10分钟左右,减少停机时间,有利于生产顺利进行,还有利于维修人员作业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对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钢包底吹氩供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之俯视图。
图3是图1之侧视图。
图4是图2之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图3可以看出,钢包车1上设挡辊支架4和旋转接头7,旋转接头位于挡辊支架右侧。吹氩管3(图中未标注)设于钢包车上,吹氩管一端与钢包底部衔接,另一端通过软管14与旋转接头输出口连接连通。输氩软管5一端盘卷在张力卷筒6上,另一端与旋转接头输入口连接连通。挡辊支架、旋转接头均位于张力卷筒下方。输氩软管在张力卷筒的收卷、放卷及挡辊支架的顶托下,随着旋转接头的转动,始终悬挂在半空中。
由图1、图2还可以看出,挡辊支架4由立柱9和挡辊8垂直连接构成,挡辊为圆筒形,挡辊两端设挡板10,支撑和约束输氩软管,立柱固定在钢包车尾部一侧;输氩软管由张力卷筒引出,由挡辊支架顶托和导引与旋转接头的旋转外壳12连接。
由图2可以看出,旋转接头7由其本体和底座16连接构成。
由图4可以看出,旋转接头本体由固定轴11、旋转外壳12、轴承13、密封及端盖15构成,固定轴内设两路氩气通道,分别接至两个旋转外壳,每个旋转外壳和固定轴由轴承及密封件连接,端盖与外壳连接,用于定位和紧固旋转外壳;每个旋转外壳和固定轴接口处设置管接头,用于连接输氩软管;底座16由底板17、侧板18、卡套19构成,旋转接头固定轴由卡套、对穿螺栓螺母20固定在底板上,底座固定在钢包车上。侧板设法兰孔21,与旋转接头固定轴上焊接的法兰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33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