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柴油机喷油器试验台油雾消雾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2274.5 | 申请日: | 2011-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2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翔;杨君喜;张金龙;张继伟;王宝臣;韩喜龙;王庆丰;许明波;李清友;朱希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维修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M65/00 | 分类号: | F02M6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5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柴油机 喷油器 试验台 油雾消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属于检测维修调整设备,主要涉及一种柴油机喷油器试验台的油雾消雾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柴油机喷油器由于普遍采用多孔、小孔径的直喷式喷油器,同时提高开启压力,提高了雾化性能。在汽车及工程机械行业,喷油器的改进尤为明显,除增加喷孔数目、缩小孔径、大幅度提高喷油器开启压力外,有些车辆还采用了国外生产的两极弹簧式,以及电控喷油器等。这些技术的改进,使喷油器喷出的油雾更加细碎,检测维修试验时产生的油雾排放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损害人体健康,同时造成柴油的浪费。国内使用的柴油机喷油器试验台均没有配备既能有效消雾又不影响观看试验效果的消雾装置,既费油又不环保,而且对人体危害严重,研究一种有效的消雾装置,以最大程度的保护操作者的身体健康、保护工作环境、节省能源是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设计提供一种可以安装在柴油机喷油器试验台上、或者可以与柴油机喷油器试验台配合使用的柴油机喷油器试验台油雾消雾装置,达到将测试时喷油器喷出的柴油油雾有效吸收、防止油雾扩散到空气中、减轻环境污染、减轻对检测者人体伤害、节省燃油的目的。
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集油箱箱内下侧部上安装网孔底板,在网孔底板下方与集油箱之间构成储油腔,吸油填充物配装在储油腔内;在网孔底板上部上配装底筒,在底筒侧壁上设置通气孔,轴流风机安装在底筒上端部上,在轴流风机上部上配装上部为圆柱筒、中部为倒锥形筒、下部为正锥形筒构成的旋流筒组合,引流板固装在旋流筒组合下部的正锥形筒内壁面上;在旋流筒组合上部安装吸雾筒,喷油器伸入孔设置在吸雾筒一侧壁部上,圆锥环形挡板配装在吸雾筒内部,且所述的圆锥环形挡板的内锥面朝向喷油器伸入孔;吸雾筒与旋流筒组合、轴流风机、底筒依次相互连通;在集油箱上壁上设有出气孔,至此构成柴油机喷油器试验台油雾消雾装置。
本发明创造采用轴流风机引流,通过对柴油油雾的碰撞、旋流和过滤综合处理过程,配合无色有机玻璃材料制做的吸雾筒,既有利于观察喷油器喷雾性能,又能使喷油器喷出的柴油油雾得到有效的吸收,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使用方便、消雾效果显著、可与不同型号喷油器试验台配合使用、适用范围广、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节约燃油的特点,其消雾率达94%以上。
附图说明
附图是柴油机喷油器试验台油雾消雾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件号说明:
1、吸雾筒、2、圆锥环形挡板、3、喷油器伸入孔、4、出气孔、5、集油箱、6、旋流筒组合、7、引流板、8、轴流风机、9、通气孔、10、底筒、11、网孔底板、12、储油腔、13、吸油填充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造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柴油机喷油器试验台油雾消雾装置,在集油箱5箱内下侧部上安装网孔底板11,在网孔底板11下方与集油箱5之间构成储油腔12,吸油填充物13配装在储油腔12内;在网孔底板11上部上配装底筒10,在底筒10侧壁上设置通气孔9,轴流风机8安装在底筒10上端部上,在轴流风机8上部上配装上部为圆柱筒、中部为倒锥形筒、下部为正锥形筒构成的旋流筒组合6,引流板7固装在旋流筒组合6下部的正锥形筒内壁面上;在旋流筒组合6上部安装吸雾筒1,喷油器伸入孔3设置在吸雾筒1一侧壁部上,圆锥环形挡板2配装在吸雾筒1内部,且所述的圆锥环形挡板2的内锥面朝向喷油器伸入孔3;吸雾筒1与旋流筒组合6、轴流风机8、底筒10依次相互连通;在集油箱5上壁上设有出气孔4。
作业使用时,将配装在高压泵总成上的待检测的柴油机喷油器从喷油器伸入孔3插入在吸雾筒1内,高压油泵将高压柴油经柴油机喷油器雾化后喷出进入吸雾筒1内,喷油器喷出的油雾首先有一部分喷到吸雾筒1内的圆锥环形挡板2上,这部分油雾会有大部分直接由汽液混合形态变成液态,然后经旋流筒组合6、轴流风机8和底筒10、网孔底板11流入储油腔12内。剩余的油雾在轴流风机8的吸力作用下,从吸雾筒1进入旋流筒组合6内,与旋流筒组合6及引流板7碰撞,使大部分油雾变成液态柴油流进储油腔12内。剩余很少部分的油雾经过轴流风机8进入底筒10空间内,然后经过网孔底板11扩散到储油腔12的空间中,被吸油填充物13逐渐吸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维修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农业机械维修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22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层绝缘线
- 下一篇:能增强搅拌摩擦连接区力学性能的搅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