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渐进屈光力镜片及其设计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41543.6 | 申请日: | 2011-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668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23 |
发明(设计)人: | 森贵照;加藤一寿;伊藤步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C7/02 | 分类号: | G02C7/02;G02B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渐进 屈光力 镜片 及其 设计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渐进屈光力镜片及其设计方法,该渐进屈光力镜片具备用于观察确认远用作业距离的远用部、用于观察确认近用作业距离的近用部、以及设置在该远用部和近用部之间的中间部。
背景技术
在眼镜镜片中,除了单焦点镜片外还有渐进屈光力镜片。
作为该渐进屈光力镜片,如图7(A)所示那样,存在具备下述部分的非球面镜片:远用部1;近用部2;中间部3,其设置于该远用部1和近用部2之间;以及中间侧方部4,其设置于该中间部3的两侧。
在远用部1、中间部3以及近用部2的范围内设定有主子午线A。主子午线A在远用部1沿着上下方向设置在大致中央部,在中间部3设置成朝向鼻侧倾斜,在近用部2设置成上下延伸。在近用部2中,主子午线A由于观察近距离时的内聚(輻輳)而靠向鼻侧。
将主子午线A的渐进开始点S与渐进结束点E之间设为附加度连续变化的渐进面。该渐进开始点S和渐进结束点E之间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为渐进带长,沿着与上下方向正交的左右方向的长度为内移量I。
如图7(B)所示那样,对于主子午线A上的镜片的度数,在从远用部1至渐进开始点S为止的范围内度数为D1,从渐进开始点S至渐进结束点E为止度数从D1增加至D2,从渐进结束点E至近用部2的下部为止度数为D2。
此外,作为以往的渐进屈光力镜片的设计方法,存在下述几种方法:求出矢状面的偏移量,假定近距观察的位置,根据所决定的近距观察,使从远距观察至近距观察为止的经线变化移动以设计一对渐进焦点眼镜镜片的方法(专利文献1);为了设计出考虑到随着年龄增加而产生的接近观察距离(近接視距離)的变化(减少)的渐进屈光力镜片,使位于中间观察距离区域和接近观察区域的主经线的位置发生变化的方法(专利文献2);以及将远用度数测量位置设置在镜片的几何中心的上方位置,将眼点(Eye Point)设置在镜片的几何中心的水平方向,将近用度数测量位置设置在镜片的几何中心的下方且在鼻侧内方,并且通过这3个位置设置有将镜片分割成鼻侧部分和耳侧部分的主注视线的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设计方法(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8-5110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9-17907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8-286156号公报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主子午线A的位置从渐进开始点S至渐进结束点E为止变化了内移量I,镜片在主子午线A上的度数在从远用部1至渐进开始点S为止的范围内为度数D1,在从渐进结束点E至近用部2的下部为止的范围内为度数D2。主子午线A的位置在中间部3的区域内是将渐进开始点S和渐进结束点E单纯地以直线连接而成的,因此,镜片在主子午线A上的度数从渐进开始点S至渐进结束点E为止只不过是单纯地从度数D1变化至D2。
即,以往存在下述问题:由于中间部3没有被考虑为积极地进行观察确认的区域,因此,在镜片设计上没有积极地考虑该区域内的内移量,从而导致佩戴感觉并不令人满意。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以往的例子中,虽然考虑了佩戴者观察近处时的矢状面相对于标准矢状面的偏位,并在左右的镜片中设定最优的经线(主子午线),但是并没有在远距观察的区域和近距观察的区域之间的区域内考虑内移量来设计镜片,因此,具有与图7的例子相同的问题。
专利文献2所示的以往的例子是使位于中间观察距离区域和接近观察区域的主经线的位置发生变化的例子,但是在镜片设计上没有考虑与这些区域相邻的中间区域,因此具有与图7的例子相同的问题。
专利文献3所示的以往的例子为:对于远用度数测量位置、眼点位置以及近用度数测量位置这3点在水平方向的配置,不管是左眼用镜片还是右眼用镜片,为了应对观察近处时的眼的内聚作用,眼点位置位于比远用度数测量位置靠鼻侧的位置,该眼点位置位于比近用度数测量位置更加靠鼻侧的位置,虽然将通过这3个位置的1条曲线作为主注视线,但该曲线用于使被主注视线分割出的2个面部分夹着主注视线而在水平方向上不对称,并不是着眼于中间区域,因此具有与图7的例子相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佩戴感觉良好的渐进屈光力镜片及其设计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15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造包芯纱的设备及方法
- 下一篇:执行干扰消除的接收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