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板及光源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9938.2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21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1 |
发明(设计)人: | 松本伸吾;蔡汉文;游志杰;梁宏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G02F1/13357;F21S10/06;F21V8/00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蔡胜利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光源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学元件与光源,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导光板与光源模块。
【背景技术】
现有侧边入光式光源模块是利用导光板将配置于导光板旁的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束导引至导光板的正面,以形成面光源。一般而言,当发光元件所发出的光束经由导光板的侧面进入导光板后,会不断地被导光板的上、下表面全反射,而被局限于导光板中。然而,设于导光板的表面的微结构可破坏全反射,以使光束以小于临界角的角度入射上表面,并穿透上表面。
虽然微结构可达到破坏全反射的效果,但经过微结构的作用的大部分光束为斜向出射导光板的上表面,而不是从上表面正向出射。为了使光束正向出射,现有光源模块的导光板的上表面上通常会配置棱镜片,以将光束的行进方向导向接近于正上方的方向。此外,棱镜片会将部分行进角度的光束全反射回导光板且再次利用光束。然而,当光束多通过一片棱镜片及将光束全反射回导光板时皆会造成光损耗,因此使光源模块提供的亮度降低。
中国台湾专利第I282021号揭露了一种导光板微结构,此微结构重复排列于导光板的底面。中国台湾专利第I296352号揭露了具有多层环形结构之导光板。此导光板具有第一环形微结构及第二环形微结构。第一与第二环形微结构具有不同的底面宽度。此微结构可位于导光板的下表面。美国专利第6454452号揭露了导光板底面具有楔形凹槽,其中凹槽的斜面与底面的夹角可为43度、45度及47度。中国台湾专利第M321111号揭露了具有一定排列规律之微结构的导光板。美国专利第6612722号揭露了具有微结构的导光板。美国专利第6834973号揭露了导光板的底面具有微反射结构。中国台湾专利第I222533号及美国专利第6967698号揭露了包含面光源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国台湾专利公开第200530632号揭露了一种导光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板,可降低光损失。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源模块,具有较高的光利用率。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为达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导光板,包括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至少一入光面及多个凹槽组。第二表面相对于第一表面。入光面连接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这些凹槽组分散地设于第二表面上。每一凹槽组包括多个弯曲状凹槽,每一弯曲状凹槽具有相连接的一弯曲状倾斜反射面与一弯曲状背光侧面,且弯曲状倾斜反射面相对于第一表面倾斜。每一凹槽组中的这些弯曲状凹槽往同一方向弯曲,且相邻二弯曲状凹槽之一的弯曲状倾斜反射面藉由一连接面连接相邻二弯曲状凹槽之另一的弯曲状背光侧面,其中连接面上的任一点相对于第一表面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小于1.7。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光源模块,包括上述导光板及至少一发光元件。发光元件配置于入光面旁,且适于发出一光束,其中光束适于经由入光面进入导光板中,且适于经由第一表面传递至导光板外。弯曲倾斜反射面适于将来自入光面的光束反射至第一表面。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导光板与光源模块至少具有下列其中一个优点: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导光板与光源模块中,第二表面上设有弯曲状倾斜反射面,弯曲状倾斜反射面可将发光元件发出的光束反射至预期的方向。因此,可以减少导光板的第一表面上方光学膜片的使用量或不使用光学膜片,如此可降低光损失及减少成本。此外,由于连接面上的任一点相对于第一表面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小于1.7,因此导光板在成型后较易于脱膜,进而提升凹槽组的转写率。再者,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导光板中,由于导光板的凹槽组是由模具所形成,且由于模具具有连接面,因此导光板在成型后较易于脱膜,进而提升凹槽组的转写率。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的剖面示意图。
图1B为图1A中的导光板与发光元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C为图1A中的第二表面的局部放大图。
图2A为图1A中的导光板于制作过程中与模具结合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2B为图2A中的导光板与模具分离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模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4绘示图2B的凹槽组于转写率约为0.8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5A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模具的剖面示意图。
图5B为由图5A的模具于转写率为100%时所形成的导光板的局部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99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