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UV胶印印刷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36345.0 | 申请日: | 2011-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15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蔡秀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狮市星港塑胶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7/02 | 分类号: | B41F7/02;B41F23/04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戴中生 |
地址: | 3627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uv 胶印 印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胶印机,特别是涉及一种UV胶印印刷系统。
背景技术
胶印机作为印刷行业中普遍使用的设备,其主要包括依次相互滚动接触的墨辊、印版、橡皮滚筒和压印滚筒;油墨通过墨辊的传递转印至印版表面上的亲墨部分而形成图文部分,印版再将成图文部分转印至橡皮滚筒的表面上;待印板材从橡皮滚筒和压印滚筒之间穿过,通过橡皮滚筒与压印滚筒之间合适的压力再将图文部分转印至待印板材上,从而形成印刷半成品;印刷半成品再经下一道人工晾晒或烘干步骤,最终完成整个胶印过程而形成印刷成品。
但是,现有的胶印机在印刷过程中,在印版的表面上施加的是水或普通润版液,这样在下一道晾晒步骤之前需人工分捡将其一张一张摊开进行长时间的晾晒,每色需干2-3天,效率既低又耗费人力,而且晾晒时需在敞开的空间进行,这又对工作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响影;如果采用烘干机也需人工搬运,也存在上述相似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高效率的UV胶印印刷系统。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UV胶印印刷系统,包括胶印机,该胶印机包括依次滚动接触的墨辊、印版、橡皮滚筒和压印滚筒,以及对应该印版设置的润版液槽,其中,还包括酒精润版液供给装置、传送带、UV烘干装置和落料台;该酒精润版液供给装置包括供给泵和用以贮存酒精润版液的贮液槽,该供给泵的进口端与该贮液槽连通,该供给泵的出口端位于所述润版液槽处;该传送带的进料端设在所述橡皮滚筒和所述压印滚筒的滚动印刷卷出口处,该传送带的出料端穿过该UV烘干装置后设在该落料台的入口处。
所述UV烘干装置包括上下敞口的箱体和扣合于该箱体顶部的箱盖,在该箱体的内部设有多根朝向所述传送带照射的UV灯;在该箱盖上且对应该UV灯设有多个用以散热的风扇,该箱盖的盖面上设有多个散热孔。
所述UV灯相互平行且与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垂直。
每根所述UV灯分别对应设有一组由所述风扇排列而成的风扇组。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UV胶印印刷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采用酒精润版液供给装置,在印版表面上施加酒精润版液以替代现有的水或普通润版液,能缩短印刷半成品的干燥时间提高效率,还能清洁版面,降低印版磨损提高印版的耐印力,控制印版面上油墨的温度以确保油墨的转印性能,提高印刷质量;其次,传送带将UV烘干装置和胶印机连成一条自动流水线,印刷半成品从胶印机中卷出后直接进入UV烘干装置进行烘干,印刷成品表面光泽、不粘灰,一方面无需中间转运既提高效率又节省人力,而且减少了中间人工操作环节,避免了人为干扰因素造成的印刷半成品的损毁;再次,烘干后的印刷成品直接整齐地码在落料台上,从胶印机入口至落料台,整个自动胶印印刷流水线每小时可印刷0.5-1万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UV胶印印刷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UV烘干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UV烘干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
胶印机 1 墨辊 10
印版 11 润版液槽 12
橡皮滚筒 13 压印滚筒 14
酒精润版液供给装置 2 供给泵 21
贮液槽 22 传送带 3
UV烘干装置 4 箱体 41
箱盖 42 UV灯 43
风扇 44 落料台 5
待印板材 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3所示,本发明UV胶印印刷系统,包括胶印机1、酒精润版液供给装置2、传送带3、UV烘干装置4和落料台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狮市星港塑胶包装有限公司,未经石狮市星港塑胶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63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