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发光二极管照明系统的控制器的偏压建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4676.0 | 申请日: | 2011-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06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宋霄;李宗兵;翁大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其萃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 代理人: | 金祺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发光二极管 照明 系统 控制器 偏压 建立 装置 | ||
1.用于发光二极管照明系统的控制器的偏压建立装置,其特征是:
包括调光模块(1)和偏压检测控制及维持电流产生组件;输入电压Vin输入至调光模块(1)后,调光模块(1)检测输入电压Vin的导通角,输入电压Vin经过调光模块(1)后产生发光二极管的导通信号PWM;在发光二极管的非导通信号期间,偏压检测控制及维持电流产生组件检测控制器的偏压高低并控制维持电流对偏压的充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光二极管照明系统的控制器的偏压建立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偏压检测控制及维持电流产生组件由比较器(2)和维持电流产生及切换模块(3)组成;调光模块(1)检测经由调光和整流处理之后的输入电压Vin的导通角,产生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的PWM信号Vpwm,此信号也对应了维持电流产生及切换模块(3)的开或者关信号;比较器(2)检测控制器偏压Vbias,当Vbias小于设定值Vset时,比较器(2)输出Ven为0时,把维持电流产生及切换模块(3)模式切换至开关模式;当Vbias达到设定值Vset时,Ven为1,把维持电流产生及切换模块(3)模式切换至线性消耗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发光二极管照明系统的控制器的偏压建立装置,其特征是:维持电流产生及切换模块(3)由开关信号发生器(4)、恒定偏置电压(5)、选择器(6)、缓冲器(7)、开关(8)和功率反激式电路组成;该功率反激式电路由功率开关Q、变压器T、输出二极管D和电阻R组成;
开关信号发生器(4)和恒定偏置电压(5)分别与选择器(6)的2个输入端相连,选择器(6)的输出分别与开关(8)和缓冲器(7)的输入端相连;缓冲器(7)的输出与功率开关Q相连,功率开关Q依次通过电阻R和变压器T的原边绕组后与输入电压Vin相连;变压器T的副边绕组经输出二极管D与控制器的偏压端相连;
调光模块(1)的输出与开关(8)的控制端相连,比较器(2)的输出与选择器(6)的选择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发光二极管照明系统的控制器的偏压建立装置,其特征是:
当Vpwm为高电平时,发光二极管导通,此时开关(8)闭合,缓冲器(7)输出信号为0,则IHOLD为0;当Vpwm为低电平时,发光二极管关闭;
当发光二极管关闭时,对于前沿可控硅调光而言,检测150°附近的控制器偏压Vbias;如果小于设定值Vset,则Ven为0,进入开关模式,通过变压器T把电能补充给控制器偏压Vbias,当偏压Vbias重新建立至设定值Vset时,Ven翻转为1,维持电流模式切换至线性模式,变压器T不再给控制器偏压补充电能;
当发光二极管关闭时,对于后沿晶体管调光而言,检测0°附近的控制器偏压Vbias,如果小于设定值Vset,则Ven为0,进入开关模式,通过变压器T把电能补充给控制器偏压Vbias,当偏压Vbias重新建立至设定值Vset时,Ven翻转为1,维持电流模式切换至线性消耗模式,变压器T不再给控制器偏压补充电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光二极管照明系统的控制器的偏压建立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偏压检测控制及维持电流产生组件包括二极管(13)、稳压二极管(11)、电阻(12)和可控线性电流源(14);输入电压Vin与调光模块(1)的输入相连,调光模块(1)的输出Vpwm与可控线性电流源(14)的控制端相连;输入电压Vin、可控线性电流源(14)和电阻(12)依次相连,二极管(13)和稳压二极管(11)的串联支路与电阻(12)并联;稳压二极管(11)与控制器偏压Vbias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发光二极管照明系统的控制器的偏压建立装置,其特征是:调光模块(1)检测经由调光和整流处理之后的输入电压Vin的导通角,产生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的PWM信号Vpwm,此信号用于控制控制器的开或关;控制器最终控制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其萃,未经魏其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46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