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辊表面旋转支撑镀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31627.1 | 申请日: | 2011-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5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冯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7/00 | 分类号: | C25D7/00;C25D17/08;C25D17/28;C25D2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2 | 代理人: | 常明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辊 表面 旋转 支撑 镀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镀铬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轧辊表面旋转支撑镀铬装置。
背景技术
参看图1,现有的镀铬间镀铬装置,原先轧辊101是通过三角架103悬挂在镀铬槽顶部的钢构架102上,通过供电铜排104及导电铜排105装卡进行辊面镀铬作业。
由于现有这种固定悬挂式的轧辊放置形式轧辊无法旋转,现有镀液的铬离子浓度不均匀,经常造成辊面镀层厚度不均,影响了镀铬质量。如果采用现场搅拌镀液的方式,必然会使液面不稳定,影响镀铬效果,同时恶劣的环境也使操作人员不方便作业,因此需要对现有镀铬装置进行改造,使得轧辊能够旋转,这样就能够避免由于镀液中铬离子浓度不均匀所带来的镀层厚度不均的质量问题。
有鉴于此,寻求一种轧辊表面旋转支撑镀铬装置成为该领域技术人员的追求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轧辊表面旋转支撑镀铬装置,它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在镀铬槽顶部增加一套旋转支撑镀铬装置,该装置既具备旋转性,又具有可靠的导电性,轧辊通过三角架悬挂在该装置上,在通电镀铬的同时随同该装置的旋转而同步转动,这样可以杜绝辊面镀铬不均的后果,提高镀铬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轧辊表面旋转支撑镀铬装置,设置在镀铬槽上方,包括轧辊、支撑系统、传动机构、供电铜排、导电系统以及三角架;
所述支撑系统包括底架、底盘、旋转支撑轴承以及大齿轮;所述底架设置在镀铬槽上方,所述底盘镶嵌在所述底架中间的槽口,通过两侧面螺栓与所述底架连接固定,所述旋转支撑轴承外套镶嵌在所述底盘定位止口位置,所述大齿轮通过止口固定在所述旋转支撑轴承内套顶部,两个支架固定在大齿轮顶部两侧,所述轧辊通过所述三角架悬挂坐落在两个所述支架上,所述大齿轮固定在所述旋转支撑轴承内套上,所述旋转支撑轴承外套与所述底盘固定,所述大齿轮通过两个定位键与所述旋转支撑轴承连接,所述大齿轮与所述旋转支撑轴承对应处各开设两个键槽;所述传动机构固定在所述底架上。
所述支架底部螺孔通过螺栓连接使所述支架与大齿轮连接固定,所述三角架通过本身底部的两个支座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架的支撑面上,在每个所述支架的顶部焊接三个防脱落挡块。
所述三角架的中部设有行车吊装孔,三角架的底部设有若干轧辊吊装孔。
所述三角架的支座为尼龙绝缘垫。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电机、齿式联轴器、蜗轮减速机以及小齿轮;
所述传动电机通过所述齿式联轴器驱动所述蜗轮减速机高速轴,经过减速通过设置在低速轴端的所述小齿轮驱动大齿轮传动。
所述底盘的下方圆周布设若干电刷组,每个所述电刷组各自通过本身二个接线与所述供电铜排连接,所述集电环通过周向布置的一组螺栓与支撑环安装定位,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支撑环穿过集电板并与所述集电板固定,所述支撑环通过周向布置的一组螺栓穿过集电板并与所述集电板固定,所述集电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大齿轮顶部,所述集电环与顶部的集电板之间圆周布置铜质导电螺栓,所述导电螺栓穿过集电板及支撑环并与集电环螺纹连接,二块取电板各自通过螺栓穿过所述集电板并拧紧于所述大齿轮的螺孔处,所述取电板与集电板紧密连接,每个所述取电板端部分别通过活动卡板各自与一L型软铜排紧密装卡,每个所述L型软铜排的竖直端面分别与轧辊两侧的两母排卡紧。
每个所述电刷组底部与底盘之间设有绝缘垫。
所述集电板与大齿轮之间设有绝缘垫。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轧辊表面旋转支撑镀铬装置针对现有镀铬装置出现的较为突出的镀层厚度不均的问题,经改进后该装置由于具备良好的旋转导电性,在旋转过程中通电镀铬,彻底杜绝了因溶液铬离子浓度不均而造成的轧辊表面镀层厚度不均的现象,提高了镀铬质量,大大延长了轧辊使用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镀铬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轧辊表面旋转支撑镀铬装置的俯视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轧辊表面旋转支撑镀铬装置的仰视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镀铬装置支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镀铬装置支撑系统的截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三角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导电系统的仰视立体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导电系统的俯视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导电系统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宝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316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