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喷旋转式燃烧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7612.1 | 申请日: | 2011-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2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周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圣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1/00 | 分类号: | F23D11/00;F23D11/40 |
代理公司: | 福州智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8 | 代理人: | 丁秀丽 |
地址: | 350012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喷 旋转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器,尤其涉及一种直喷旋转式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燃烧器对液体燃料的燃烧不充分,排放到空气中的燃烧后的气体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并且热值偏低,不利于液体燃料的充分燃烧。并且燃烧后的热能不能有效地得到充分利用,因此,造成液体燃料的极大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燃料燃烧充分、热能损耗小的直喷旋转式燃烧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它是由稳焰盘、燃烧火焰筒、燃烧筒、挡气环、点火针、油嘴构成,所述的稳焰盘为盘形结构,在稳焰盘盘底的中心设有火焰口、盘底还设有进风口,盘底的边沿设有与之连为一体的燃烧火焰筒;在燃烧火焰筒外套有燃烧筒;所述的燃烧火焰筒为空心筒,燃烧火焰筒的壁面上设有进气口;由稳焰盘和燃烧火焰筒组合构成一个整体的旋转式火焰杯;燃烧筒为空心的直筒,燃烧火焰筒位于燃烧筒内的靠近燃烧筒上方的位置处,在燃烧筒内壁面与燃烧火焰筒上边沿之间设有挡气环;挡气环与燃烧筒内壁面和燃烧火焰筒上边沿之间为密闭连接。
由于本发明结构合理,因此安装成本低;由于本发明在稳焰盘的上方设置了燃烧火焰筒、在燃烧火焰筒顶端的燃烧火焰筒与燃烧筒之间设置了防止空气无功外溢的挡气环,使得燃烧空气只能通过燃烧火焰筒壁面上设置的空气出口或稳焰盘上设置的出风口喷出,因此有利于液体燃料雾化喷出后与空气混合而充分燃烧,大大提高了液体燃料的燃烧率,降低了能耗,减少因燃料燃烧不充分而排放大气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同时上述结构还能起到通过空气层来阻隔热量传导到燃烧筒所造成的热量的损耗,使燃烧筒在工作状态下、处于挡气环以下的部分都能够处于相对较低的温度,提高了燃烧筒的使用寿命,并且空气层阻隔还能起到对将要被燃烧的空气的预热作用,使热能得到充分利用,有利于减少热量排放大气对环境造成的温升,也有利于减少因空气燃烧前需要加热升温所产生的热能消耗,又有助于加热后的空气的充分燃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稳焰盘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俯视图,(b)是A-A剖视图。
图3是稳焰盘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俯视图,(b)是B-B剖视图。
图4是稳焰盘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是俯视图,(b)是C-C剖视图。
图5是燃烧火焰筒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稳焰盘1、火焰口2、进风口3、燃烧火焰筒4、进气口5、燃烧筒6、挡气环7、固定架8、导气片9,挡片10、喷嘴11、点火针12、进气管13、匀焰网1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它是由稳焰盘1、燃烧火焰筒4、燃烧筒5、挡气环6构成,所述的稳焰盘1为盘形结构,在稳焰盘1盘底的中心设有火焰口2,盘底设有辐射状进风口3,盘底的边沿设有与之连为一体的燃烧火焰筒4;由稳焰盘1和燃烧火焰筒4组合构成一个整体的旋转式火焰杯;所述的燃烧火焰筒4为空心筒,所述的燃烧火焰筒4的壁面上设有进气口5,所述的燃烧火焰筒4的周壁面的结构为(如图5所示):它是由多片片材在中间段相邻处局部重叠而围成的筒体、该多片片材的上下端无间隙地连接成一体(上下端可以是单片材料构成,也可以是多片片材连接成一体),在重叠处的相邻片之间设有间隙,由该间隙构成燃烧火焰筒壁面上的进气口5。间隙处的片与片的间距为2-3mm;在燃烧火焰筒4上下端不设有间隙,以保证进入燃烧火焰筒4内的气体与雾化的液体燃料能够在燃烧火焰筒4内燃烧。
路图所示为了使从进气口5流入的气体能在燃烧火焰筒4内形成旋流,将构成燃烧火焰筒4的片材的重叠处的结构设置为:位于燃烧火焰筒4壁面外的片材的边沿与该片材处于同一平面上,而位于燃烧火焰筒4壁面内的片材的边沿与该片材所处的平面形成15-60°角。
或者所述的燃烧火焰筒由整块材料制成筒状结构,在燃烧火焰筒的壁面上设有带有导气片9的进气口5,所述的进气口5可以是矩形、圆形或半圆形等各种形状或它们的形状的结合,所述的导气片9与其所处的燃烧火焰筒的壁面成一定角度,有利于空气进入进气口5与液体燃料混合燃烧后形成旋转式火焰。
所述的燃烧筒5为空心的直筒,燃烧火焰筒4位于燃烧筒5内的靠近燃烧筒上方的位置处,在燃烧筒5内壁面与燃烧火焰筒4上边沿之间设有挡气环6;挡气环6与燃烧筒5内壁面和燃烧火焰筒4上边沿之间为密闭连接,以保证气体只能从进气口5和进风口3进入燃烧火焰筒4内。
所述的挡气环6距离燃烧筒5上端的开口3-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圣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圣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76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纱线卷绕装置
- 下一篇:塑料瓶胚加热器输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