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还原碳化制备WC-Co纳米复合粉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3977.7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01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华;李庆;穆峰;邹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F9/20 | 分类号: | B22F9/20;C22C1/04;C22C29/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071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还原 碳化 制备 wc co 纳米 复合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硬质合金粉末的制备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原位还原碳化制备WC-Co纳米复合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WC-Co作为现代工业加工的工具材料,在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工程机械、石油钻探、船舶、兵器、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但WC-Co硬质合金属脆性材料,其硬度与强度是一对矛盾体,提高合金硬度将导致强度降低,反之提高合金强度则导致硬度下降。随着工业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迫切需要具有更高强度和硬度的“双高”硬质合金材料。因此,如何获得具有“双高”硬质合金材料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研究发现:对于给定成分的WC-Co硬质合金,当WC的平均晶粒尺寸减小到1μm以下时,硬质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将同时提高,而且提高的幅度将随着WC晶粒尺寸的进一步减小而增加。因此,通过减小WC晶粒尺寸来提高合金性能成为硬质合金的重要研究内容,而制备WC-Co纳米复合粉体是制备“双高”硬质合金首要的一步。
目前,WC-Co复合粉体的主要制备方法大体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 机械合金化法,如将WO3、CoO、C和Mg按一定比例放入密封的球磨罐中,通惰性保护气氛,在高能球磨机中球磨几十小时后,洗涤、提纯获得WC-Co纳米复合粉末。该方法工艺周期长、能耗高、易引入杂质,实际生产中很少应用。
第二类 固相混合法,首先用H2气还原钨、钴氧化物,制备W、Co金属纳米粉,将纳米W粉与C粉球磨混合,经高温碳化成WC,再与Co粉球磨混合;或在H2/CH4气氛中先将钨化合物还原碳化,制备WC粉末,再与预制的Co粉球磨混合。但球磨的方法很难保证超细WC和Co粉混合均匀。
第三类 气-固相流化床法,将钨盐与钴盐制成混合溶液,经喷雾干燥、煅烧等工艺得到钨钴复合的氧化物粉末,然后将氧化物粉末用H2还原,再用H2/CH4进行碳化,最后用CO/CO2除碳得到WC-Co纳米复合粉末;或将钨钴复合氧化物粉末与碳粉球磨混合,再在H2气中还原碳化成WC-Co纳米复合粉末。
气-固反应方法能使气体与固体颗粒之间充分接触,使氧化物粉末的还原碳化反应迅速、充分,在较低温度和较短时间内即可完成,有利于纳米结构的形成和保持。美国的Nanodyne公司曾采用该方法生产WC-Co纳米复合粉体,但该生产中存在使用设备昂贵、工艺难以控制、反应时间长、采用高纯气体耗量大成本高等问题,而被迫停产。
由此可以看出,制备WC-Co纳米复合粉体的难点仍是还原、碳化及均匀复合等问题。溶液混合法为钨钴盐均匀复合提供了保证,因此,探索一种新的工艺路线,使还原碳化过程简化设备、缩短周期、降低成本,已成为制备WC-Co纳米复合粉体的迫切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原位还原碳化制备WC-Co纳米复合粉的方法,该方法所需设备简单,反应原料价格低廉,生产过程简便、周期短、能耗低,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规模化生产。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原位还原碳化制备WC-Co纳米复合粉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含W、Co、C的混合溶液或含W、Co、C及抑制剂原料的混合溶液或乳浊液;
采用可溶性钨、钴的化合物和有机碳源为原料配成混合溶液,或者采用可溶性钨、钴的化合物、有机碳源和抑制剂为原料配成乳浊液;原料均以重量计:
可溶性钨的化合物为60~95%,
可溶性钴的化合物为5~40%,
有机碳源15~30%,
抑制剂为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39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轮机叶片持环的加工工艺
- 下一篇:带过压保护装置的励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