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效低阻纳米防病毒口罩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03537.1 | 申请日: | 2011-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94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丁彬;王娜;胡娟平;俞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D01D1/02;D04H1/728;B32B27/02;B32B2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纳米 病毒 口罩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纳米防病毒口罩,包括过滤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材料包括基材(4)和静电喷网膜(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防病毒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喷网膜(7)含有二维网状纤维和一维电纺纤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防病毒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材料还包括拒水拒液长纤维无纺布(2)、无纺布(5)和抗菌纱布(6),静电喷网膜(7)设于无纺布(5)和基材(4)之间,静电喷网膜(7)、无纺布(5)和基材(4)构成核心滤材,核心滤材的内侧设有抗菌纱布(6),核心滤材的外侧设有拒水拒液长纤维无纺布(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防病毒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4)为无纺布。
5.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防病毒口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聚合物溶解,加入无机盐,搅拌形成性质均一的纺丝溶液;将所得的纺丝溶液进行静电喷网,将含有二维网状纤维和一维电纺纤维的静电喷网膜沉积在附着有基材的接收装置上,得到基材和静电喷网膜的复合结构(7),将所述的复合结构(7)制成纳米防病毒口罩。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防病毒口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喷网的条件为:温度为15-35 oC、相对湿度为20~60%,纺丝溶液以0.5~5 mL/h的输送速度输入到静电喷网装置的喷丝口上,喷丝口与接收装置之间的距离为5~25 cm,纺丝电压为10~40 kV。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防病毒口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喷网的接收装置为导电板或导电滚筒。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防病毒口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盐为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氯化镁、氯化铁、氯化钡、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钠以及亚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防病毒口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纺丝溶液中无机盐的重量百分比溶度为0.1~1.5 %。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防病毒口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所述的复合结构(7)制成纳米防病毒口罩的方法为:将无纺布(5)附着在复合结构(7)上,得到无纺布/静电喷网膜/基材的三明治结构(8),将所述的三明治结构(8)作为核心滤材,在三明治结构(8)的内侧设置抗菌纱布(6),在三明治结构(8)的外侧设置拒水拒液长纤维无纺布(2),形成过滤材料,将过滤材料折叠形成折叠线(10),在过滤材料的一侧边缘内置鼻梁压条(9),将过滤材料的边缘在200~240oC热压,缝合口罩绳,制成纳米防病毒口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353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型衣服夹
- 下一篇:一种茉莉插条水培生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