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烘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02408.0 | 申请日: | 2011-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425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申小中;汤余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小中 |
主分类号: | A23N12/08 | 分类号: | A23N12/08;A23N1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恒高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9 | 代理人: | 刘洪京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烘干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烘干装置,具体是一种以石油气、天然气为燃料的烘干机。
背景技术
含湿物料(如紫菜、虾米等新鲜水产品,谷物)容易腐坏变质,为了便于贮藏、通常要对其进行烘干,含湿物料烘干是对其加工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若采用普通晾晒烘干方法,不仅需要宽阔的场地和良好的天气,而且需要很多人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这种烘干方法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烘干机。在现有干燥技术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热风烘干。但是现有的针对含湿物料的烘干机大多数是以木材、煤作为燃料,燃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不仅破坏了食物的品质,而且污染环境。另外,烘干机在烟气管道设计,以及燃烧器布置上也存在一定缺陷,使得热利用效率低。另外,对烘干室内热气流输运途径也缺乏考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烘干机,该烘干机以石油气、天然气作为燃料,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对食品无污染、效率高的特点。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烘干机,由保温机体、引风室、空气加热装置、烘干室组装构成,所述的引风室、空气加热装置、和烘干室皆置于保温机体内;在所述的引风室出口处,设有引风机;在所述的烘干室出口处,设有排风机;室外空气由送风机引入引风室内,在引风室内被空气加热装置加热后形成热风;热风由所述的引风机,输送到烘干室内;所述的热风在所述的烘干室内,对含湿物料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后的热风,由排风机排出到室外。
所述的空气加热装置由换热管束、壳罩、和燃烧器所组成;所述的换热管束装置在所述的壳罩上,采用网状布置结构,由一系列倒“Y”字形管束连接而成;
所述的燃烧器置于壳罩下面;所述的燃烧器的燃料流道,采用逐级垂直分叉布置,逐级向下延伸的方式,最终形成呈阵列排布的火眼口;点火装置设在燃烧器的中心位置。
所述的烘干室,设有一垂直的中央隔板,将烘干室分为左右两室,左右两室上部联通,自下而上均部设置多层物料摆放架;烘干气流从摆放架层间,并在相邻夹层之间,气流方向相反的流向结构中流过。
在引风室内所述的壳罩上面,设置有换热肋片,肋片的形状为矩形、或梯形、或三角形、或抛物线形。
有益效果:
由于本发明以石油气、天然气作为燃料,将燃烧器的燃料流道布置成垂直分叉形式,使得燃烧器的每个出口处所释放的燃料均匀,保证壳罩均匀受热。本发明还将换热管束布置成网状结构形式,充分利用了引风室内的空间,增大了换热面积,实现了燃烧产生的高温气流,由体到点的汇集优化配送,有利于燃烧产生的气流,在换热管束内的通畅流动。燃烧器和换热管束布置方式大大提高了烘干机的热利用效率。此外,本发明还充分考虑到烘干室内热气流输运途径,利用含湿物料摆放架的热气流向的蛇形布置,实现了对热量的充分利用。
发明还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对食品无污染、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烘干机的燃烧器的流道、火眼口结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烘干机的加热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烘干机的加热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 1.保温机体,2.空气加热装置,3.引风室,4.燃烧器,5.壳罩,6.换热管束,7.肋片,8.火眼口,9.引风机,10.中间隔板,11.烘干室,12.排风机,13.摆放架,14.送风机,15.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一种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燃烧器的流道、火眼口结构立体图。从图中可看出,本发明所述的烘干机,由保温机体1、引风室3、空气加热装置2、烘干室11所组成,所述的引风室3、所述的空气加热装置2和所述的烘干室11皆位于所述的保温机体1内;在所述的引风室3出口处,设有引风机9;在所述的烘干室11出口处,设有排风机12;室外空气由送风机14引入引风室内,在引风室3内被空气加热装置2加热后形成热风;热风由所述的引风机9,输送到烘干室11内;所述的热风在所述的烘干室11内,对含湿物料进行干燥处理;干燥处理后的热风,由排风机12排出到室外。
所述的空气加热装置2由换热管束6、壳罩7、和燃烧器4所组成;所述的换热管束6装置在所述的壳罩5上,采用网状布置结构,由一系列倒“Y”字形管束6连接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小中,未经申小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024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钢板下表面划伤的步进式冷床
- 下一篇:一种管道清管收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