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压储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97037.1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44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F.R.波斯基;L.贝辛;C.E.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04 | 分类号: | F15B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崔幼平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储能器 | ||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0年10月8日申请的序列号为No.61/391,305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权益,该临时专利申请通过引用的方式被全部包括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压储能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由(圆)筒体制成的液压储能器,其中筒体具有外螺纹和相邻的肩部止动件及端盖。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有关的背景信息并且可能构成或可能不构成现有技术。
储能器是液压回路和系统中相对常见的部件。顾名思义,它们主要是储存设备,当液压流体的供应或流量超过系统或设备的消耗量或需求量时,设备储存加压的液压流体。相反,当消耗量或需求量超过供应或流量时,先前储存的流体从储能器中消耗以维持期望或需要的压力和流量。
液压储能器有许多形式。那些在自动机动车中所使用的相对较小的是通过在金属薄片坯料或金属板上的深拉而形成的。之后需要重要的后加工以获得可用的形状。另一种制造工艺涉及焊接多个部分,例如将金属板轧制成圆柱形缸体和沿着所有相邻边的两个端盖。由成型的管系或管道制成的储能器也是已知的,但所有这些构造都存在缺陷,比如高的最终成本或在差的已组装储能器工件之间的泄露。因此明显的是,在储能器设计和制造的领域中的改进是期望的,并且本发明受此引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液压储能器,包括筒形主体或外壳,其在每一端具有阳螺纹或外螺纹,和在更靠近主体或外壳的中心处邻近螺纹的端部的作为止动件的肩部。在所述储能器的一端处布置有具有内螺纹或阴螺纹的端盖或围封件。储能器可被螺纹连接到歧管或控制阀组件,或者它可包括具有凹陷即进口/出口端口的第二螺纹端盖。活塞位于储能器内并且通过一对压缩弹簧朝向歧管、控制阀主体或第二螺纹端盖偏置。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液压储能器。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液压储能器,它包括具有邻近每一端的螺纹的(圆)筒主体。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液压储能器,它包括(圆)筒主体,所述(圆)筒主体具有在每一端处邻近螺纹的周向肩部。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液压储能器,它包括(圆)筒主体,所述(圆)筒主体具有适合接纳在歧管或阀体内的螺纹端。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液压储能器,它包括(圆)筒主体,所述(圆)筒主体具有适合接纳螺纹端盖的螺纹端。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液压储能器,它包括具有内活塞的(圆)筒主体。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是提供一种液压储能器,它包括具有弹簧偏置活塞的(圆)筒主体。
本发明的其他方面、优势和可应用领域将通过在此提供的描述而变得明显。需要理解的是,这些详细描述和具体实施例仅旨在例示而不意图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还提供如下方案:
1. 一种液压储能器,组合地包括,
具有一对端部的筒形主体,每一个所述端部包括阳螺纹和紧邻所述螺纹的肩部,
具有与在所述端部的一个上的所述阳螺纹互补的阴螺纹的端盖,
密封地布置于所述筒形主体内的活塞,
布置在所述活塞与所述端盖之间用于偏置所述活塞远离所述端盖的装置,以及
进口部件,其具有与在所述端部的另一个上的所述阳螺纹互补的阴螺纹并且限定进入所述筒形主体的流体通道。
2. 根据方案1中的液压储能器,其特征在于,用于偏置的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压缩弹簧。
3. 根据方案1中的液压储能器,其特征在于,用于偏置的所述装置包括两个压缩弹簧。
4. 根据方案1中的液压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包括至少一个周向通道和布置在所述通道内的弹性密封件。
5. 根据方案1中的液压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部件是变速器的部件。
6. 根据方案1中的液压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部件是第二端盖。
7. 根据方案1中的液压储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阳螺纹延伸至所述筒形主体的所述端部,所述肩部布置成远离所述筒形主体的所述端部。
8. 一种液压储能器,组合地包括,
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筒形主体,所述端部中每个包括阳螺纹和紧邻所述螺纹的肩部,
具有与在所述第一端部上的所述阳螺纹互补的阴螺纹的端盖,
布置在筒形主体内的活塞,
布置在所述活塞与所述端盖之间用于偏置所述活塞远离所述端盖的装置,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70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