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烫羽绒服面料的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91815.6 | 申请日: | 2011-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05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月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月龙服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12 | 分类号: | D03D15/12;D03D13/00;D01D1/02;D01D5/28;D02G3/02;D06C7/02;D06C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利强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羽绒服 面料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羽绒服面料的制备工艺,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被明火烫穿的新型羽绒服的制备工艺,属于羽绒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羽绒服是羽绒行业主要的产品,绒是羽绒保暖的主要材料,较好品质的绒细丝较长,形成的绒朵也相应较大。一般将羽绒通过洗涤、干燥、分级等工艺处理以后,被制成羽绒服。羽绒服具有防寒性好、轻柔蓬松、洗涤方便、物美价廉、而且绿色纯天然等优点,所以消费者对羽绒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使羽绒服市场的发展空间依然很大。羽绒服有轻、软、暖的特点,一件用尼丝纺做面、里的羽绒上衣,总重量500~1000克之间,是其他御寒服重量的1/6至1/2。因羽绒柔软,用作衣服絮料,穿着舒适。
对于一些吸烟人士,经常会发生羽绒服被烟蒂烫穿的现象,羽绒服表面出现孔洞,不仅降低了羽绒服的外观性能,还会影响羽绒服的保暖性能。通常,一些小孔洞可以进行修补,但孔洞较大时,修补后的外观性能较差,不能再正常穿着,造成浪费。现行工艺中,有提及将羽绒服面料在阻燃溶液中浸渍后提高羽绒服耐火性能的方法,但该种制备工艺工序复杂,制得的羽绒服面料耐洗度低,耐火性能不够稳定,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烫羽绒服面料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工序安排合理,制备工艺简便,制得的羽绒服面料具有优良的耐火性能,防止羽绒服被明火意外烫穿,提高羽绒服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是一种防烫羽绒服面料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防烫纤维条,b)制备纳米竹炭纤维条,c)机织成布匹,d)烧毛,e)染色水洗,f)烘培定型。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a)中,防烫纤维条的主要成分及其百分含量为:聚丙烯腈纤维90%-92%,耐火阻燃剂3%-4%,溶剂5%-6%。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耐火阻燃剂选用含磷或溴元素的化合物,溶剂选用磷酸或盐酸。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防烫纤维条的制备工艺为共混纺丝法,其主要步骤包括:1)加热聚丙烯腈纤维至熔融状态;2)将耐火阻燃剂添加至溶剂内,搅拌互溶;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料添加至熔融的聚丙烯腈纤维中,充分混合;4)加压、喷丝、拉伸后,制成纤维条;5)将所得纤维条进行水浴处理。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c)中,经线为防烫纤维条,纬线为纳米竹炭纤维条,机织密度为168*96,其经纬丝股数比为3:1。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d)中,烧毛温度控制在600℃-620℃,速度为4-5m/s。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e)中,染色剂一般选用碱性及阳离子染料,水洗温度控制在40℃左右。
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步骤f)中,烘培温度控制在60℃-80℃;成品定型的温度不超过160℃,定型速率为16m/min。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防烫羽绒服面料的制备工艺,该制备工艺工序安排合理,成本适中,易于实施,制得的羽绒服面料具有优良的耐火性能,且面料质地柔和,穿着舒适度高,可运用在各种款式的羽绒服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防烫羽绒服面料的制备工艺工序步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防烫羽绒服面料的制备工艺工序步骤图;该制备工艺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防烫纤维条,b)制备纳米竹炭纤维条,c)机织成布匹,d)烧毛,e)染色水洗,f)烘培定型。
实施例
面料具体制备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月龙服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月龙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918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体除铁方法
- 下一篇:高强度可吸收缝合钉及其钉仓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