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修枝剪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81946.6 | 申请日: | 2011-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044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高振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08 | 分类号: | A01G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修枝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流电动工具,尤其是一种修枝剪。
背景技术
修枝剪通常具有后手柄及前手柄,便于用户双手握持操作,以支撑整机重量并对切割方向进行控制。由于控制电机的触发件分别位于后手柄及前手柄上,使用者需要一只手握住修枝剪的后手柄,另一只手抓住前手柄进行作业,如此在对较低处进行作业时比较方便。然而在对较高处的灌木丛进行水平切割时,使用者两手分别握住后手柄及前手柄很容易感到疲惫。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修枝剪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便于使用者作业的修枝剪。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修枝剪,包括:
沿纵向延伸的壳体;
设于所述壳体内的开关;
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的主手柄;
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相连的刀条组件;
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驱动所述刀条组件运动的驱动装置;
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刀条组件的传动机构;
设置于所述刀条组件与主手柄之间的壳体上的辅助手柄;
在所述主手柄与辅助手柄之间的壳体上进一步设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上设有用于触发所述开关的第一触发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触发件包括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握持部侧面的触发钮,仅当两个触发钮同时被操作者触发时,所述开关才能被触发。
优选地,所述主手柄上设有第二触发件,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开关传动装置,所述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通过所述开关传动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传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二触发件相连的第一传动元件,及与所述第一触发件相连的第二传动元件,所述第一传动元件在第二触发件的作用下围绕一枢轴转动,所述第二传动元件在第一触发件的作用下相对壳体移动并带动第一传动元件转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元件为一L型曲柄,具有能与所述开关抵接的第一支臂及与第二传动元件相连的第二支臂。
优选地,所述辅助手柄上还设有第三触发件,所述壳体内还设有开关传动装置,所述第一触发件和第三触发件通过所述开关传动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传动装置包括可与所述开关抵接的第一传动元件,与所述第一触发件相连的第二传动元件,以及与所述第三触发件相连的第三传动元件,所述第一传动元件围绕一枢轴转动,所述第二传动元件在第一触发件的作用下相对壳体移动并带动第一传动元件转动,所述第三传动元件在第三触发件的作用下带动第二传动元件移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动元件为一L型曲柄,包括具有能与所述开关抵接的第一支臂及与第二传动元件相连的第二支臂。
优选地,所述握持部设有向所述壳体内部凹陷的支撑区,以方便使用者握持。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手柄具有位于壳体顶部的把手部及与壳体连接的手柄连接部,所述支撑区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区沿横向的握持宽度为40mm~100mm。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区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及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以第一坡度沿所述壳体的第一端向壳体的第二端的方向凹陷,所述握持部的第三部分以第二坡度沿所述壳体的第二端向壳体的第一端的方向凹陷,所述第二部分与壳体的纵向轴线平行,所述第一坡度小于第二坡度。
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直流电机,所述直流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壳体的纵向轴线平行或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修枝剪通过在主手柄与辅助手柄之间的壳体上设有握持部,所述握持部上设有第一触发件,使用者可一只手握住修枝的主手柄,另一只手握住握持部,同时操作触发件,大大地方便了使用者的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修枝剪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修枝剪沿纵向的剖面图。
图3是图2中开关传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开关传动装置的侧面示意图。
图5是图2中开关传动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修枝剪的侧面示意图。
图7是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
100、修枝剪; 10、壳体; 20、直流电机;
30、主手柄; 50、传动机构; 60、刀条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19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次静置分离油脂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成圈机收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