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电缆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73246.2 | 申请日: | 2011-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0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嘉邦电力管道厂 |
主分类号: | H01B1/02 | 分类号: | H01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陈丽燕 |
地址: | 214181 江苏省无锡市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合金电缆。
背景技术
我国在上世纪50~70年代,铜作为战略资源,电气应用方面的国策就是“以铝代铜”,铜质线缆不可能在民用建筑中使用,所使用的电缆导体大多为电工纯铝导体;80年代中期,当时铜、铝价格差别不大,加之铜导体在电气、机械、耐久等性能方面的优越性,在应用上逐渐变成以铜为主;到了90以后年代,多项国家标准、规范也要求在民用建筑中采用铜线缆,铝导体基本就没有采用了。
但最近几年,特别是从2005年开始,国际市场的铜金属价格上升幅度很大。从2005年开始,铜从2000美元/吨上涨到9000美元/吨,2008年的经济危机,又使铜价从9000美元/吨跌回到3000美元/吨,然而2009年,铜价又从3000美元/吨上涨到8000美元/吨,至2010年12月底,国际铜价再创历史新高,每吨铜价超过9500美元。随着近年来国家通货膨胀的压力骤增,铜价还有着强烈的上涨趋势,而铜材料在铜电缆中所占的成本达到70%以上,使铜电缆的价格也在应声而涨,从而导致用户投入成本大幅增加。面对不断攀升的铜价,以及未来不可预见的价格趋势,许多客户开始选择便宜的铝电缆。由于铝在自然界的含量非常高,目前铝材料的价格相当于铜的三分之一左右。不仅在原材料供应方面存在优势,在制造方面,一根同样长度的电缆,所需的铝的重要比铜也较轻,一般会轻30-50%,因此,在整个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也为客户带来了节能环保的效应。以目前市场情况看,以“铝”代铜又成为必然的选择。但铝合金电缆的机械性、电导性、抗拉强度还与铜合金电缆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这些基本性能急需改善。
现有技术中很少对铝合金中相的研究与作为电缆的应用联系起来。而实际上,相不仅从一般相理论上影响合金的性能,更深刻影响作为具体引用的领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缺陷的铝合金电缆。
本发明所制备一种铝合金电缆,在于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元素:
Fe 0.93-1.16%
Mg 0.13-0.37%
Ti 0.05-0.10%
B 0.0004-0.0011%
Ge 0.002-0.034%
Ni 0.07-0.27%
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部分Ni、Fe元素与Al元素形成了β相和γ相,均匀分散在整个合金之中,二相的体积之和不超过1.2%,所述的β相为Ni-26.16Al-22.25fe,γ相成分为Ni-9.6Al-45.73Fe。
优选Fe 0.93-1.16%。
优选Ti 0.05-0.10%。
优选Ni 0.07-0.27%。
本发明的突出优点之一在于改进了铝合金的性能,尤其作为电缆的性能,突出优点之二在于提供了这样的一种铝合金,即如上所述成分的铝合金,更加突出的优点之三在于对局部微观相的控制,如对于β、γ相的控制,使得铝合金在有较高的导电性情况下,其机械性能能够满足架空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铝合金电缆,在于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元素:
Fe 1.16%
Mg 0.37%
Ti 0.10%
B 0.0011%
Ge 0.034%
Ni 0.27%
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含有β相Ni-26.16Al-22.25fe、γ相成分为Ni-9.6Al-45.73Fe,二相的体积之和1.2%。
实施例二
一种铝合金电缆,在于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元素:
Fe 0.93%
Mg 0.13%
Ti 0.05%
B 0.0004%
Ge 0.002%
Ni 0.07%
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含有β相、γ相,二相的体积之和1.0%。
实施例三
一种铝合金电缆,在于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元素:
Fe 0.99%
Mg 0.21%
Ti 0.068%
B 0.0007%
Ge 0.013%
Ni 0.11%
余量为铝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含有β相、γ相,二相的体积之和0.7%。
实施例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嘉邦电力管道厂,未经无锡市嘉邦电力管道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32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