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摆动压块式可换向逆止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6820.3 | 申请日: | 2011-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9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发明(设计)人: | 丁朝晖;谢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新民 |
主分类号: | F16D41/069 | 分类号: | F16D41/06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泰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动 压块式可 换向 逆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逆止器,尤其涉及一种大载荷的摆动压块式可换向逆止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逆止器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滚柱星轮式逆止器,二是摩擦式逆止器,三是棘爪式逆止器。其中滚柱星轮式逆止器为了确保逆止的效果,结构庞大,体积笨重且噪音大;摩擦式逆止器因采用摩擦滚子的摩擦力所形成的摩擦力矩实现逆止,易发热、失效,磨损大;棘爪式逆止器因棘爪自身结构限制,在大载荷工作状态下易出现棘爪折断现象。 除以上三种典型的逆止器外,目前所采用的其它逆止器或选用类似于逆止器功能的超越离合器,使用效果均不理想。
机械材料的抗压强度是弯曲强度、剪切强度的5-6倍。分析传统逆止器的破坏形式,大都是由于弯曲折断和因摩擦而引起的剪切破坏,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逆止器存在的诸多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逆止扭矩大、噪音小、强度高、工作可靠并可方便换向的摆动压块式可换向逆止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摆动压块式可换向逆止器,包括逆止座、旋转轴,旋转轴设于逆止座内腔,其技术特点是所述旋转轴上套有支承转子,所述支承转子两端由轴承支承于逆止座内腔,逆止座内壁设有至少一压力槽,支承转子上设有至少一摆动压块,所述摆动压块与压力槽呈配合或脱开状态。
所述压力槽由圆弧滑动面和直线限位面过渡连接而成。
所述支承转子外圆圆周上设有至少一组相邻的圆弧锁口式摆动槽和弹簧孔,所述摆动压块的一端活动嵌入圆弧锁口式摆动槽内,摆动压块另一端的工作面与压力槽的直线限位面呈接触或脱开状态。
所述摆动槽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与摆动压块呈接触状态。
所述压力槽和摆动压块为大于或等于三组的奇数均匀间隔设置。
所述逆止座的两端设有对称的装配止口,任意装配止口上安装后盖。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发明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逆止器的摆动压块和压力槽的直线限位面为正压力受力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材料的力学性能,逆止力大,逆止时产生的逆止扭矩大,工作可靠,安全系数高,使用寿命更长;
2、由于支承转子由轴承支承于逆止座内腔,支承转子旋转精度高,逆止器工作时噪音小;
3、由于逆止座的两端分别设有装配止口,任意装配止口上可安装后盖,满足两个方向的逆止要求。
本逆止器整体设计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采用的摆动式压块改变了构件的受力状态,克服了由于机械材料弯曲折断和因摩擦引起的剪切破坏,承载能力强,工作稳定,大幅度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中:逆止座1, 旋转轴2,轴承3,支承转子4,摆动压块5,圆弧锁口式摆动槽6,弹簧孔7,弹簧8,后盖9,装配止口10,压力槽11,圆弧滑动面12,直线限位面1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摆动压块式逆止器包括逆止座1、旋转轴2、轴承3、支承转子4、摆动压块5、圆弧锁口式摆动槽6、弹簧孔7、弹簧8、后盖9、装配止口10、压力槽11、圆弧滑动面12和直线限位面13。逆止座1内壁设有至少三只均匀间隔设置的压力槽11,每只压力槽11由圆弧滑动面12和直线限位面13过渡连成一体;支承转子4套接在旋转轴2上并置于逆止座1内腔,支承转子4外圆周上均匀间隔设有与压力槽位置对应的圆弧锁口式摆动槽6,每只圆弧锁扣式摆动槽一侧均设有置于支承转子外圆周上的弹簧孔7,圆弧锁扣式摆动槽与弹簧孔相连,每只圆弧锁口式摆动槽6内设有摆动压块5,摆动压块5的一端活动嵌入圆弧锁口式摆动槽6内,弹簧孔7内设有弹簧8,弹簧与摆动压块5呈接触状态,在弹簧的作用下,摆动压块5另一端的工作面与对应的压力槽11的直线限位面13呈接触或脱开状态;逆止座的两端分别设有装配止口10,两端的装配止口对称布置,任一装配止口上安装后盖9,而另一装配止口安装于机体上,逆止器两个方向均可作业。
当旋转轴2带动支承转子4逆时针转动时,摆动压块5一端压迫弹簧8并在逆止座1与支承转子4间的工作区内随支承转子4的旋转方向滑动,当摆动压块5一端滑入逆止座1的压力槽11内时沿压力槽的圆弧滑动面12滑动顺势滑动至工作区内,此时逆止器无逆止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新民,未经谢新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68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度快速测量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特高压普通线路铁塔组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