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通信发射端信号的转换方法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55655.X | 申请日: | 2011-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57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若鹏;栾琳;刘京京;邵继正;张伟;廖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50 | 分类号: | H04B10/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通信 发射 信号 转换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通信发射端信号的转换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传递数据的技术通常通过微波传输,如蓝牙技术、RFID技术,但通过微波传输数据的技术不仅需要占用微波频段,受到其他频段微波的干扰,而且其保密性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通信发射端信号的转换方法,旨在解决又有技术微波传输占用频段,易受干扰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通信发射端信号的转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样需要发射的数据;
将所述采样的数据的格式转换为串行数字信号;
将所述串行数字信号发送到LED电路,驱动LED灯管闪烁。
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通信发射端信号的转换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发射数据采样单元,用于采样需要发射的数据;
发射数据转换单元,用于将所述发射数据采样单元采样的数据转换为串行数字信号;
用于将所述发射数据转换单元转换的串行数字信号发射到LED电路,驱动LED灯管闪烁。
本发明实施例,将需要通过光信号发射的数据转换为串行数字信号,使用所述串行数字信号驱动LED电路的LED灯管闪烁,通过LED灯管的闪烁表达数字信号的1或0,实现将所述串行数字信号通过光通信发射出去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通信发射端信号转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通信发射端信号转换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将需要通过光信号发射的数据转换为串行数字信号,使用所述串行数字信号驱动LED电路的LED灯管闪烁,通过LED灯管的闪烁表达数字信号的1或0,实现将所述串行数字信号通过光通信发射出去的目的。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通信发射端信号转换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采样需要发射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光通信发射端采样需要通过光通信发射的数据,包括:视频、音频、文字、图片。所述数据为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在步骤S102中,将所述采样的数据的格式转换为串行数字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采样的数据进行格式转换,转换为串行数字信号。对于模拟信号的转换包括:模/数转换,并行数字信号转串行数字信号;对于数字信号的转换包括:并行数字信号转串行数字信号。
在步骤S103中,将所述串行数字信号发送到LED电路,驱动LED灯管闪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转换后的串行数字信号发送到LED电路,来驱动LED灯管闪烁,通过LED灯管的明暗闪烁来表示数字信号的1或0,进而将数字信号发射出去。
本发明实施例,将需要通过光信号发射的数据转换为串行数字信号,使用所述串行数字信号驱动LED电路的LED灯管闪烁,通过LED灯管的闪烁表达数字信号的1或0,实现将所述串行数字信号通过光通信发射出去的目的。
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通信发射端信号转换系统的结构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包括:
发射数据采样单元21,用于采样需要发射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样的需要通过光通信发射的数据,包括:视频、音频、文字、图片。
发射数据转换单元22,用于将所述发射数据采样单元21采样的数据转换为串行数字信号。
串行数字信号发射单元23,用于将所述发射数据转换单元22转换的串行数字信号发射到LED电路,驱动LED灯管闪烁。
其中发射数据转换单元22具体包括:
模拟信号转换单元221,用于将模拟信号转换为串行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转换单元222,用于将数字信号转换为串行数字信号。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模拟信号的转换包括:模/数转换,并行数字信号转串行数字信号;对于数字信号的转换包括:并行数字信号转串行数字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56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异构处理器体系的程序调试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移动终端以及控制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