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用手动双液注浆泵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33640.3 | 申请日: | 201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52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冯增朝;王毅;孟巧荣;赵东;吕兆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04B23/06 | 分类号: | F04B23/06;F04B9/14;F04B4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手 动双液注浆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应用属于矿用注浆的范畴,是一种针对预先不能够混溶的两种流体的双液注浆泵,特别是针对井下的使用。
背景技术
双组分或多组分注浆材料是煤矿用于围岩加固、裂隙岩体注浆堵水、瓦斯抽放孔的封孔管固孔等许多场合使用的极为广泛的一类注浆材料。该类材料的显著性特点是注浆时须将注浆材料的各种组分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均匀,混合浆液在较短时间内发生化学反应并开始凝固。在现有技术中,注浆泵可以达到双液甚至更多流体相互混合的注浆范畴,是基于双或多压力装置的同时安装及使用,但针对需要在使用过程中充分混合均匀而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的两种流体来说,显然不是非常适用,因此采用传统的注浆泵,达不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1843741U公开了“一种手动注浆泵”,只是设计了多个带有缸体单向阀和活塞单向阀的活塞体,可以实现吸入物料和排出物料。但对于粘度较大的注浆材料,其单向阀不能完全关闭,导致不能正常吸入和排出物料。其次,该装置不能保证多组分材料的均匀混合,因此严重影响注浆效果。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1568247U公开了“一种矿用手动注浆泵”,其原理是在排出管末端安装一个枪头,可以起到控制流量的作用,但该装置也存在不能充分混合均匀的不足。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1193607Y公开了“一种手动注浆泵”,其原理是在注浆前采用一个预先的搅拌器来使得需要混合作用的两种甚至多种浆液来预先混溶,当长时间使用该装置时,需要不断清理搅拌器,使用极为不便。
本发明基于上述研究的不足,在已有双液注浆泵的基础上,增加了可以使原料充分混溶的混合容器,可以使得两种浆液在注入指定区域之前达到充分的均匀混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双液注浆技术不能使得流体充分混合均匀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矿用手动双液注浆泵。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矿用手动双液注浆泵,包括若干压力装置(3)、泵架(4)、每个压力装置(3)分别设置一进料单向阀(6)、一出料单向阀(7)、一吸料管(8)、一输料管(9),还包括一混合容器(10)和注浆管(11);所述压力装置(3)安装在底座(5)上,底座(5)上安装所述进料单向阀(6)和出料单向阀(7);所述输料管(9)连接压力装置(3)的出料单向阀(7)以及所述混合容器(10)的进料口;所述混合容器(10)的出料口连接所述注浆管(11)。
所述的矿用手动双液注浆泵,所述混合容器(10包括外管(102)与多个孔筛板(101);所述孔筛板(101)固定在所述外管(102)上,各个孔筛板(101)之间保持50-200mm的距离。
所述的矿用手动双液注浆泵,所述外管为内径50-100mm、外径60-120mm的管材。
该发明由注浆活塞泵和浆液混合容器组成,可以使得预先不能够充分混溶的两种流体均匀混合后注入岩层中,从而达到封孔或密封的最佳效果。该矿用双液手动注浆泵可以进行较长时间的间歇注浆而不用进行清理,而注入孔内的混合浆液由于混合均匀,注浆量易于控制,凝固后强度高,封孔质量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矿用手动双液注浆泵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矿用手动双液注浆泵的俯视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矿用手动双液注浆泵摇杆及连杆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矿用手动双液注浆泵的混合容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矿用双液手动注浆泵,由摇杆(1),连杆(2),两个内径为50mm压力装置(3),压力装置的底座(5),进料单向阀(6),出料单向阀(7),泵架(4),直径20-30mm的吸料管(8),直径20-30mm的输料管(9),内径50-100mm的混合容器(10),注浆管(11)等部件组成。混合容器(10)内部有2-3个孔筛板(101)固定在混合容器外管上(102)上,孔筛板上分布有尽量多的口径是5-20mm的通孔。相邻孔筛板之间留有50-200mm的容腔。外管由内径50-100mm、外径60-120mm的管材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336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