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潜泵用电缆穿越式热采井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23822.2 | 申请日: | 2011-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89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发明(设计)人: | 郭文德;窦升军;袁新生;游红娟;陈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3 | 分类号: | E21B33/03;H02G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潜泵 用电 穿越 式热采 井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采油井口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稠油热采井的井口装置,是一种采用注蒸汽并采用电潜泵抽油生产的井口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常采用电潜泵采油,采用电潜泵采油时,需要将电缆从地面输送到井下,为电潜泵提供电能,电缆必须穿越井口装置。目前,采用电潜泵采油的井口装置结构,主要由套管法兰短节、大四通、穿越电缆、电缆穿越密封器、三通、生产闸阀、闸板阀、油管悬挂短节、穿越法兰、套管闸阀和管挂短节组成。
目前,油田使用的电潜泵采油井口装置满足现场常温电潜泵抽油工艺技术要求,但在应用中存在一些不方便:
1、电缆的密封和提升短节的连接密封均采用多个密封圈通过压板、压盖和螺钉(螺栓栽丝)实现密封,结构较复杂,漏失点多,在稠油高温开采状态下,不太适用;
2、电缆的穿越设计和提升短节等的结构设计,使整套电潜泵采油井口装置在修井等作业中,操作程序多,不方便;
3、整套井口装置的设计没有考虑对井下电潜泵生产进行动态监测,无法掌握井下温压动态,以利于优化电潜泵生产运行参数。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2528924,提供了一种“电潜泵采油井井口装置”。电潜泵供电的电缆从采油树的变径法兰上整体穿出,在电缆出口处采用整体盘根密封,改变了目前电潜泵井口电缆从油管悬挂短节、采油树变径法兰上的三个孔中单独穿出。电潜泵采油井井口装置的采油树与自喷井相同,将采油树的变径法兰电缆出口用丝堵堵死后,可以在自喷井中使用,其耐压等级与电潜泵井口装置本体耐压等级一致。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201699356,提供了一种“一种电缆穿越器”。包括主体和弯插头,主体包括主体壳体和主体导电杆,主体壳体内壁设置有多个沟槽,主体中间设置有主体导电杆,主体导电杆上设置有多个凹槽。该电缆穿越器安装于地面井口装置中,电缆穿越器能承受井内的高压力,高井温;高电压(最高可达5000V),大电流,并具有耐侯、阻燃、防爆,耐油、水,耐CO2、H2S等腐蚀性气体的功能,还采用了橡胶做成“Y”形沟槽的密封结构,有效地提高了动力电缆从井口穿越的密封性能和可靠性,防止了腐蚀性和有害气体的泄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潜泵用电缆穿越式热采井口装置,满足油田高温电潜泵生产工艺技术要求;并且解决井下温度、压力测试毛细管的穿越和密封,实现井下温压测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潜泵用电缆穿越式热采井口装置,主要由套管法兰短节、大四通、穿越法兰、电缆密封穿越器、闸板阀、三通、生产闸阀、毛细管密封穿越器、油管悬挂短节和套管闸阀组成,其特征在于:套管法兰短节是在圆柱体管的上端有法兰,在圆柱体管的下端有套管螺纹,下端能与油井套管连接。在套管法兰短节的上端通过法兰连接大四通,在大四通的两侧通过法兰分别连接一个套管闸阀;在大四通的上端通过法兰连接一个穿越法兰,穿越法兰中部为圆柱体,在穿越法兰的下端有与大四通连接的法兰,在穿越法兰的圆柱体上有一个轴向孔,轴向孔的中心线与圆柱体中心线的距离在X轴负方向为50~55mm之间,Y轴方向为0mm,在轴向孔的下端有螺纹连接有一个油管悬挂短节;在轴向孔的上端有连接管,连接管中心线与轴向孔中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管与穿越法兰圆柱体连接在一起,在连接管的上端通过法兰连接一个闸板阀;闸板阀的另一连接一个三通,三通的垂直端口通过法兰连接有一个生产闸阀,三通的上部端口固定有盲法兰。在穿越法兰的圆柱体上有一个轴向的电缆穿越孔,轴向的电缆穿越孔为圆形孔,电缆穿越孔的中心线与圆柱体中心线的距离在X轴正方向63~68mm,Y轴正方向18~22mm之间,在电缆穿越孔内固定一个电缆穿越器,三芯的电缆能从电缆穿越器穿过将电能输送到井下。在穿越法兰的圆柱体上有一个轴向的毛细管穿越孔,轴向的毛细管穿越孔的中心线与圆柱体中心线的距离在X轴正方向28~32mm,Y轴负方向62~68mm之间,在毛细管穿越孔的上端有螺纹,毛细管密封穿越器通过螺纹固定在毛细管穿越孔上,毛细管能从毛细管密封穿越器穿过,将把井下的压力传递到地面。
所述的轴向孔、电缆穿越孔和毛细管穿越孔呈三角形排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238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程机械负荷传感液压系统
- 下一篇:船舶螺旋桨功效的提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