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保存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110200612.1 | 申请日: | 201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365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金仁村;阳广凤;贾秀英;俞津津;马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04 | 分类号: | C02F11/04;C02F3/28;C12N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冷红梅 |
地址: | 31003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厌氧氨 氧化 颗粒 污泥 保存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保存方法。
(二)背景技术
厌氧氨氧化工艺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脱氮工艺,对防治水体富营养化现象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厌氧氨氧化菌是厌氧氨氧化脱氮工艺的微生物主体,要获得较高的脱氮性能,必须要具备足够的厌氧氨氧化菌数量以及较高的厌氧氨氧化活性。虽然通过驯化能够从硝化、反硝化以及产甲烷等污泥中富集出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但由于厌氧氨氧化菌细胞产率低,生长缓慢,污泥的培养较为困难,且厌氧氨氧化活性在受到抑制后很难得到恢复,因而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启动及受抑恢复都耗时较长。这是厌氧氨氧化工艺的推广应用的极大障碍。
颗粒污泥是厌氧氨氧化菌的良好存在形态。颗粒污泥中以成层分布的各类微生物为主体并含有无机矿物以及有机胞外多聚物等成分。基质(氨和亚硝酸盐)浓度较高时,厌氧氨氧化菌容易受到抑制,无机矿物、胞外多聚物以及各类共生菌的存在能够在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内外形成基质浓度梯度,即使在较高进水基质浓度下厌氧氨氧化菌的暴露浓度也能够维持在较低的水平。此外,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能够缓和各种逆境因子对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冲击,使工艺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工艺的稳定运行。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保存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保存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1)将需要保存的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出水污泥或闲置厌氧氨氧化污泥加水储存于封闭容器中,污泥与水的体积比为1∶0.6~1.4,通入惰性气体使封闭容器保持缺氧状态,封闭容器置于常温(10~30℃),容器内pH控制在7.0~9.0;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与水的混合物要装填满容器并用惰性气体驱除泥液相中的氧气,若泥水混合物不能填满容器则使用惰性气体驱除泥液相及容器上方气相空间的氧气使容器中保持缺氧条件。
(2)每隔3~15d向容器添加营养液,营养液中氨(由铵盐提供)与亚硝酸盐的摩尔比为1∶0.8~1.3,且保证封闭容器内氨氮(NH4+-N)和亚硝酸盐氮(NO2--N)浓度均不超过14~98mg·L-1范围,每次营养液加入量为容器体积的1%~50%;营养液中铵盐(提供NH4+-N)和亚硝酸盐(提供NO2--N)按照前述标准进行设定,其他组分(其作用是提供必要的养分)可参照常规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的通用配方;
(3)每隔3~18d向容器添加具有生物活性的新鲜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以保证保存污泥的厌氧氨氧化活性,添加量为容器体积的0.1%~0.5%。添加污泥与添加营养物质最好同步进行以尽量减少操作对容器内厌氧氨氧化污泥的扰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未经杭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06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