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滚筒方式面板的胶片附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10200004.0 | 申请日: | 201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86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23 |
发明(设计)人: | 全在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YTS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王维绮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方式 面板 胶片 附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滚筒方式面板的胶片附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滚筒方式面板的胶片附着装置,其在显示面板等各种面板表面上附着偏光片等薄板胶片的工艺中,改善用以导引偏光片等薄板胶片的移动的滚筒结构,以无需其他的真空吸附装置即可均匀附着胶片。
背景技术
面板的胶片附着装置用于在显示面板等各种面板的一侧或两侧表面附着偏光片(polarizer film)等薄板形式的胶片。
在面板表面附着胶片的一例为3D TV。即,3D TV的显示面板上附着偏光片,以使戴上3D眼镜的观众观看到3D立体影像。
上述面板的胶片附着装置,是用于上述3D TV用显示面板的生产工艺中的一种装置。
上述现有技术的面板胶片附着装置,根据对显示面板等面板的胶片供应及附着形式,分为滚筒方式、皮带方式及平台方式等。
首先,图1为现有技术的滚筒方式面板的胶片附着装置结构图。
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的滚筒方式面板的胶片附着装置10中,在供显示面板等面板P通过的路径的上侧或下侧设置滚筒12,而在上述滚筒12的外周上,相隔一定间距贯通形成多个吸入孔12a,以使胶片供应单元14供应的偏光片等胶片F附着于滚筒12表面。另外,在滚筒12的一侧设置保护片剥离单膜16,以去除附着于胶片F上的保护膜F1。因此,在利用通过吸入孔12a所产生的吸力使胶片F的一侧表面附着于滚筒12表面的状态下,使附着于另一侧表面的保护膜F1通过保护膜剥离单元14的驱动去除之后,附着于显示面板等面板P的表面。
另外,图2为现有技术的皮带方式面板的胶片附着装置结构图。
如图2所示,在现有技术的皮带方式面板的胶片附着装置20中,在供显示面板等面板P通过的路径的上侧或下侧设置通过多个滚轮24的驱动沿轨道运行的皮带22,而在上述皮带22的表面附着设置一定的吸附薄片22a,以使胶片供应单元供应的偏光片等胶片F附着于皮带22表面。另外,在皮带22的轨道上设置保护片剥离单膜28,以去除附着于胶片F的一侧表面上的保护膜F1。因此,附着于皮带22表面的胶片F,通过设置于皮带的轨道内侧的挤压辊26向供面板P通过的路径移动的工艺,附着于面板P的表面。
首先,图3为现有技术的平台方式面板的胶片附着装置结构图。
如图3所示,在现有技术的平台方式面板的胶片附着装置30中,在供显示面板等面板P通过的路径的上侧或下侧设置平板形式的台子32,而在上述台子32上贯通形成多个吸入孔34,以在使偏光片等胶片F在台子32上平整地铺开的状态下,通过设置于台子32一侧末端的挤压辊36的运行,在显示面板等面板P上附着偏光片等胶片F。
上述结构的现有技术的面板的胶片附着装置,根据不同的方式具有如下缺点:
例如,如图1所示的滚筒方式面板的胶片附着装置,需具备真空吸附装置以通过形成于滚筒外周的吸入孔产生吸力,因此,其结构较为复杂。
另外,如图2所示的皮带方式面板的胶片附着装置,需具备用以驱动皮带的多个滚轮,因此,不仅结构复杂,而且,皮带的张力变化将导致运转失常。
另外,如图3所示的平台方式面板的胶片附着装置,因台子和挤压辊单独运行,因此,需要各部件的位置设定。即,不仅需要准确设定相对于面板的台子的间隔及倾斜度等,而且,需准确设定挤压辊的位置。尤其是,若台子位于面板的上侧及下侧,则台子的间隔及倾斜度设定将变得更加困难。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大韩民国专利厅注册专利公报10-0846323号
非专利文献
日本专利厅公开专利公报2009-145795号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滚筒方式面板的胶片附着装置,其在显示面板等各种面板表面上附着偏光片等薄板胶片的附着装置中,改善滚筒结构,以无需其他的真空吸附装置即可均匀附着胶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的滚筒方式面板的胶片附着装置,在供显示面板等面板通过的路径的上侧、下侧或上下两侧设置圆筒形滚筒,以使胶片供应单元所供应的偏光片等薄板胶片的附着于面板表面的滚筒方式面板的胶片附着装置中,包括:软质胶粘薄片,在滚筒外周利用双面胶附着并以氨基钾酸酯成分作为主要成负分,从而具有粘性;硬质氨基钾酸酯薄片,附着于胶粘薄片的外周并具有1~3mm的厚度;及软质吸附薄片,在氨基钾酸酯薄片的外周利用双面胶附着并以氨基钾酸酯成分作为主要成负分,而且,在其表面形成小气孔;从而使通过滚筒供应的胶片,利用吸附薄片自身的吸附力附着于面板的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YTS公司,未经YTS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00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合土工膜
- 下一篇:一种利用烟草废弃物生产沼气和生物有机肥的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