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合成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168082.7 | 申请日: | 201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955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何广泉;蒋行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金泉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55/20 | 分类号: | C07C255/20;C07C253/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张法高 |
地址: | 246234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氰基 羟基 丁酸 合成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尤其涉及一种(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合成工艺。
背景技术
(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是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重要中间体,如以它为原料合成的阿托伐他汀2008年销售额高达78亿元。因此,如何降低合成成本和研究制备(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新方法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热点。在已报道的方法中,主要有生物法和化学法。在生物法中专利(CN201010213724;CN201010108617; CN200910183017;CN200910106659;CN200610155720)将4-氯乙酰乙酸乙酯生物转化成(S)-4-氯-3-羟基丁酸乙酯,然后氰化得到(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以外消旋环氧丁酸乙酯为原料,利用氰水解酶生产(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Org.Process Res.Dev.2006,10,661;US 7608445;CN 101260415 A; 在化学合成法中洪华斌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9,40(7)486)以手性环氧氯丙烷为原料经氰化开环和氰基醇解,然后氰化合成(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Wang等(Tetrahedron:Asymmetry, 1999, 10, 1895)从手性3-羟基-γ-丁内酯开始,经过开环、酯化和氰化制备得(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吕世翔等(有机化学,2009(29)12:1997)以廉价、易得的 L-(-)-苹果酸为起始原料,经酯化、还原、溴代和氰化四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专利(IN 2006MU00055)通过氧化葡萄糖酸-δ-内酯,然后用氢氧化物处理氧化物得到一种金属盐,然后用酸处理这些盐,最后氰化得到目标化合物。Kumar等(Tetrahedron: Asymmetry, 200516(16), 2717-2721)通过氧化b-(1,4)的二糖或低聚糖得到(S)-3,4-二羟基丁酸,然后在碱性条件下环合得到(S)-3-羟基-g-丁内酯,最后转化为目的产物;专利WO 2000046186以(S)-3,4-环氧丁酸的盐为原料,得到目的化合物;这些方法都是以手性化合物为原料,价格昂贵,不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专利(WO 9804543 ;JP 10231278 ;JP 2000212151;WO 2000046186 ;JP 2001335554;JP 2002220367;JP 2002220368;JP 2002220369)报导了氰化的方法,这些专利在氰化时都采用了非质子性极性溶剂,这些溶剂的使用不利用反应的后处理,溶剂的回收也较为困难,造成了环境污染。
动力学拆分是实现对映体拆分的一种方法,它指的是:在手性试剂的存在下,一对对映体和手性试剂作用,生成非对映异构体,由于生成此非对映异构体的活化能不同,反应速度就不同。利用不足量的手性试剂与外消旋体作用,反应速度快的对映体优先完成反应,而剩下反应速度慢的对映体,从而达到拆分的目的。salen 金属络合催化的动力学拆分技术在工业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合成工艺。
(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的合成工艺的步骤如下:
1)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加入摩尔比为1:0.5~0.55:0.0005~0.005的环氧丁酸乙酯、水与salen催化剂,于0-20℃反应12-24小时,反应完毕后加入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与salen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3:1,反应1-2小时,过滤,四氢呋喃溶液浓缩至干,得到(S)-环氧丁酸乙酯与(R)-乙基-3,4-二羟基丁酸乙酯的混合物;减压蒸馏分离(S)-环氧丁酸乙酯;
2)摩尔比为1:1~1.05的(S)-环氧丁酸乙酯与质量百分数浓度为5-25%的氰化钠溶液直接反应5-10小时,加入乙酸乙酯萃取,取乙酸乙酯层,减压浓缩乙酸乙酯得到(R)-4-氰基-3-羟基丁酸乙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金泉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庆金泉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80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BCCP2基因及其在提高植物及藻类油脂含量方面的应用
- 下一篇:一种推送机构